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回想起当我还在初学时,导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预备道理时,首先需要了解对象的实际背景。那个故事是关于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荡子的比喻。
因此为走上和好之路,必先体验到内在的悔改;也需要勇气,谦卑地接受耶稣的诫命。他的圣言是不容怀疑的:不但挑起间隙的人必须寻求和好,连那受苦的人也要寻求和好。
媒体应负起本身的责任,读者、观众与听众有积极参与媒体事务的需要,此二者该是互惠的。在这种框架内,训练正确使用媒体,对儿童在文化、伦理及灵性发展上是很重要的。该如何保护及促进这共同利益呢?
爱是无价的,但人们却为了有价的东西,忙得放弃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心和分享,忘却了温暖人心的那一份爱火,失去了心心相印的亲情,以致于我们的身心完全失去了归宿感,我想这就是现代人类痛苦和悲伤的根源吧!
从中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崭新的氛围,基督宗教合一运动已经深深感染到国际社会的各个阶层,因为全世界所有基督徒只有一个主,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命令我们:“你们要彼此相爱。
天主:“爱,是要他们彼此相依,即使沉寂神秘的死神也无法把他们分开,但是,当他们的爱是在彼此的阴影中生长,当他们相互束缚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彼此倾轧的痛苦,仿佛闪电之后大火的灰烬。”
通过共同服事近人,尤其是受苦和受迫害的人,我们更加彼此接近。藉着对话和分享见证,我们彼此不再是外人,反而懂得合一的因素远超过分裂的因素。
教宗表明,我们不该因这个称号而骄傲,却应服事和彼此相爱。教宗首先解释建设教会的含义,强调耶稣基督是教会的根基。祂是这建筑的角石。没有耶稣基督,就没有教会。为什麽呢?因为没有根基。
在1月24日公布的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中,教宗再次邀请众人反思我们彼此相处的基础和重要性,重新发现在当前传播环境的巨大挑战下,人不想陷入孤独的渴望。
简而言之,这是彼此相爱的命令,是耶稣亲自赐予的初爱。」主耶稣说过:「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十三34)祂爱我们,却不要求我们回报,而是勉励我们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