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对手并非战无不胜,他们成为凶猛的野兽,而圣咏作者则成了微虫。教宗解释说:我们在圣咏中看到的这些形象也可以这样解释,人一旦变得残忍,攻击弟兄,兽性在他内便占了上风,似乎使他丧失人的一切面貌。
他表示:幸好,我们当时已将这些哀叫声用录音机录下,证明我们并非无中生有。我们现已将那个洞口封好,留待有关方面调查。很明显,我们发现了某些超乎常理,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东西。
正如亡者弥撒颂谢词所说的:为信仰主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也相信,信主的人死后会得到另一种生命,称之为永生。而且有一天,亡者仍会复活起来。这信仰的基础是耶稣基督为了我们人类受死而后复活了。
他虽然几次尝试拯救耶稣,并非出于同情,而是为了对抗指责耶稣的人。自他来到了犹大,就与他们有冲突。但最后,迫于压力,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死(若19:16)。罗马士兵是直接下手杀害耶稣的人。
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还称不上是罪,只是要提醒我们注意自己意念的走向,并非已达到该定罪的过失行为。
但圣言成了血肉的奥迹并非某个单一的事件,名为厄玛奴尔的天主也不只是在12月25日与我们同在(玛1:23)。
一些人说不准也是碍于面子,并非出于心甘情愿,人家都捐、自己怎能例外?人家都捐那么多,自己又怎能输给别人?有的企业家在捐赠前,总是先要轰轰烈烈地造势,结果却会以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而结束。
不但如此,而且我将一切都看作损失,因为我只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为了他,我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为赚得基督,为结合于他,并非借我因守法律获得的正义,而是借由于信仰基督获得的正义,即出于天主而本于信德的正义
虽然教会确实是历史中的人组成的团体﹐但是它的本质并非政治性的﹐它的本质不可或缺地是精神性的。教会是天主子民的集合﹐走向与耶稣基督相遇的神圣天主子民。只有从这个角度去了解﹐才能得知教会行动的完整意义。」
十诫所歌颂的并非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十诫是向是、向天主、向天主的爱、向生命唱的一首赞歌。我们的生命唯有在天主内才达致圆满,因为唯有天主是生活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