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行主旨是父母们的唯一执着,儿子尽职尽责,作教友们的好牧人是他们的终生夙愿。今年30岁的韩博神父的铎职经历和感悟为那些俗化的司铎们是一个提醒。
两位耄耋老人的亲切会见成为了人世间最后的见面;两位老友的亲切握手,也成了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握手。 得知可敬的刘主教病情加重的消息后,边老神父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某位有权威的人士说:当今教会不缺神父,缺少的是有使命感、责任感,并不惜为此牺牲奉献精力和时间的好神父。
在国外的教会里,甚至在国内基督新教里,这样的问题是不会被提出来的,因为答案是明显的。但在中国的天主教会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对许多人来说,尤其对某些主教和教区负责人来说,却并不明显。
罗马台伯河上有座美丽的小岛,把台伯河一分为二,湍急的河水在此减速缓流,经过这里后,又合二为一,更加急速流向地中海。在这个小岛上,有几个大的古老的建筑物,其中最美丽的建筑物是古老的圣巴尔多禄茂大教堂。
对于去年没有实现晚年最后回乡省亲的梦想,单国玺枢机主教在言谈中没有半句怨言。在高雄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期间无论单枢机,还是刘振忠总主教,两位牧人异口同声地回应,我们若能帮助大陆教会,一定会尽力。
3月19日,是备受中国神长教友尊崇的大圣若瑟瞻礼,也是当今教宗方济各上任3周年的日子。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这位天主教领袖以其果敢的作风和独具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界,赢得了人心。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接受了圣神的召唤,由主教手中领受了铎品,被授予了圣秩,有权有效地进行圣事的分赐。这是神职永远不能改变的本质,也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事实。
(若廿28) 耶稣的创伤是信德的绊脚石,但同时也是信德的确证。为了这个缘故,这些创伤没有在复活的基督身上消失,反而继续留在祂身上,因为那些创伤是天主爱我们的永恒标记,是为相信天主所不可或缺的。
因为堂区神父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我临时到他的堂区(北京某堂)送一台主日弥撒。之前也曾来过这堂区两三次,每次都是神父衷心欢迎的样子,又是沏茶,又是弄咖啡的,只顾着跟神父聊天,从未特别注意神父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