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省失败的过程中,不但能看到成功的曙光,更可通过自身的卑微弱小而看到那伟大的天主。
若站在信仰的角度,以信德的眼光来看,二姨兄更是有福的,他卑微一生,穷苦一生,忍耐一生,仁爱一生,奉献一生,故而临终得到天主垂怜,赏他善终,与天上诸圣共享永远的福乐!愿二姨兄张保禄,在天为我等祈!
他们甜蜜而又幸福地进入了梦乡,像我今晚一样,脑海里想象着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美丽的星空之下,自己的生命显得那样卑微可怜。
没错,在白冷简陋卑微的居所中,只有几个人会见了他,但他是为所有的人,包括犹太人、外邦人、富人、穷人、近人、远人、信者、不信者…反正,是为所有的人而来的。天主愿意把他的超性恩宠分施给任何受造之物。
(玛25:40)耶稣的话就是张凤娥的信念和动力,她虽历经坎坷,面临重重困难,可她不言放弃,她相信自己从事的是世间最卑微也最光荣的事业。她,愿做太行山脚下的“德肋撒”!
本笃十六世劝勉亚西西的司铎、执事、会士、修女们警惕今日的基督信徒满足于把“卑微的基督”和“残缺的”圣方济各用在各种环境下,用在信徒和非信徒身上的危险。
(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早已为天主的眷顾而引吭高歌:“他从高位上推下权贵,却提拔了弱小卑微。他使饥饿者饱享美味……他抚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路1:52-4)。
他们的心灵是最美的,天主贬抑了那些心高气傲的人,却举扬了这些弱小卑微者。残婴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社会捐助,还有一部分来自国外善心人士。
也许牧童们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因为见到基督⽽最终得到改变;但是,牧童们却因此看到了希望,有了信德,成为了神贫,注⽬在天国的⼈,因⽽使他们满⼼喜乐;另外,牧童们发现即使⾃⼰⽣活贫困,是世上最卑微的⼈;可是,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