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有了福音描述的两个失落的影子,垂头丧气地从他们的伤心地耶路撒冷走向厄玛乌,因他们所跟随的“先知”耶稣已死,他们失望了,认为一切全完了,所以想返回乡下再作打算。
可是,遗憾的是,有些牧者没有起到“门”的作用,旧约厄则克耳先知早就谴责过这样的牧者:“祸哉以色列的牧者!你们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应该牧养羊群?
就像耶肋米亚先知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不再想念祂」(耶廿9)。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燃烧的热火:即使我们试图浇熄它,也做不到,因为它远比我们强大。天主拣选了一个正在迫害、完全仇视祂和祂子民的人。
不同于四旬期的答唱咏(译者加),在圣周一的答唱咏上,教会做出了改变,邀请我们在《依撒意亚先知书》53:2的经文之下阐释这篇圣咏:“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6.坚定的信德当我们在福传使命上遭逢困难时,也许我们会像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哎呀!我主上主!你看,我还太年轻,不会说话。」
就像以色列君主时期的其他先知,米该亚提醒人,上主拯救他们出离埃及的奴隶身份,并且透过盟约召唤他们,生活在尊严、平等与正义之上的社会。
我们光有表面的样子根本不够,而是要真的成为先知才行。男女修道者都是照亮未来道路的人们。教宗说。提到神恩时,教宗说:神恩既要被富有激情地活出来,也要与时俱进和本地化。
因此,教会需要圣神永恒的五旬节;在心中需要热火,在口中需要言词,为高瞻远瞩需要先知之恩。教会需要作圣神的宫殿,就是需要圣神来完全净化教会的内在生活也就是说,教会需要圣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约二12-13)在头上撒灰,也表示忏悔和补赎,例如尼尼微人听了约纳先知的宣讲之后;就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纳三6)不吃不喝,悔改做补赎,求天主怜悯,不要降灾惩罚他们。
塔伯尔认为这幅画讲述了先知约拿的故事。他说:这段铭文的内容与让死者复活有关,这个死者可能是骨瓮的主人,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信仰,即相信耶稣复活,附近的约拿画可以作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