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对基督宗教的排斥主要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即担心这一信仰会动摇人心和削弱臣民对王朝的忠诚。对满族的清朝皇帝而言,亲近基督宗教还有疏远汉族文人这一潜在的危险。
既然注意到天主圣言如何在今天仍然继续地成长和扩展,就要作见证让人知道,在基督内,人心的一切苦闷和渴望都找到满足[20],而且信仰成为了思想与行动的新标准,因而改变整个人生[21],这都将会是重要的。
宗教自由滋润人心,使人对一个合乎正义与和平的前途怀抱希望,即使在面对极严重的不正义现象和处于物质心灵窘困的状况中。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更动人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智:6:2~7)神还提醒当权者说:“人对自己的行为,都自觉正直;但审查人心的,却是上主。……傲慢的眼睛,骄矜的心灵,恶人的炫耀,无非是罪恶。”
因此,当今的时代标记显示人心亟待救援,这个渴望必须化为具体的行动,而行动必须实际有效地显示希望乃是具体而明确的。第一个标记应该是“为再度陷入战争(guerra)悲剧中的世界缔造和平(pace)[8]。
他也意识到为达到这一点仅单纯的善意表达并不够,还需要深入内心,触动人心的具体行为,使每一个人都在大公合一的道路上达到内在的皈依。二、引导教会加强对于圣体中的耶稣的爱和敬礼。
中国当今面临的一切主要问题,从环境严重污染,到政府官员腐败,再到社会上人心道德之败坏,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取决于上层统治者的思维方式的进步,更亟需有力开展大众化传播荣主益人的基督信仰。
我们需要让真理和爱德的美善打动人心,使这颗心更有人性,决不能让艺术创作与真理和爱德分开,用天主赋予我们的才华和有创意的激情,鼓起勇气永远做寻求真理的人和为爱德见证的人。
当然许师训示的真正目的在于让陆能有机会“研究会士精神生活的秘诀”,把握“基督宗教的精髓,以便把所心得者输进中国,传之国人”,以新人心,以冀国势之振兴。陆征祥用一生的经验实践了许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