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1:7)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天主说:“天主的正义,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毫无区别地,赐给了凡信仰的人。”
时至今日,他仍然是“在真理、相互尊重和持久对话基础上”“与穆斯林进行交流的典范”;他不仅是司铎们的榜样、也是正确地热爱大自然的先驱。
枢机主教进而表示:“我谨以最衷心的热切期望,祝愿贵刊中文版能够成为一个坚实的工具,增进所有追求美与真理的人们在文化和科学方面同享互惠”。
至于真理,尤其是宗教真理,我们不能关闭在室内和阅读几本书就能寻获它,而应与别人交谈和交换意见”。卢恰尼主教写道:“宗教信仰的选择该当是自由的,越是自由且信服,人就越能接受它,感到自己受到尊敬。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告诉我们他寻找真理的过程,直到认识造物主天主以及降生为人的天主圣子死在十字架上,为赐给我们永生为止。
伯多禄和保禄两位大宗徒,第二次见面表示教会是彼此聆听、交流,共同寻求来自圣神的真理的团体。
他还说:「人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若要获得心灵的平安和愉悦,就信吧;可是,若要追随真理,就要寻找。」相信与寻找像是互不相容。
他用“眼中大梁”与“眼中木屑”的比喻,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当我们执着于指责他人的微小过失时,往往忽视了自身更严重的缺陷。
田莉说:回家后,我开始翻阅《信仰之门》以作消遣,没想到越看越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尤其是耶稣说的那些话,使我在其中看到了真理,看到了希望,发现了生命的意义。
接纳与相互间的坦诚开放,能更深化彼此的认识,并发现各个不同的宗教传统中所含有的真理的宝贵种子。由此而产生的交谈,使每一个开放的心灵,因接纳真理与美善而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