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钱袋,也不过是有巴掌大小的一个用粗布缝制的口袋,她边拉口袋的链子边说:“神父,我为高山路教堂捐钱。”
早在1900年西湾子教区在北方太仆寺旗东买地开荒后,兴建教堂,吸收各地难民,村庄壮大。太仆寺旗千斤沟七号教堂是最早兴建的。1915年千斤沟七号教堂第一位本堂神父———劳神父(比利时人)属于圣母圣心会。
该堂两个月前着手筹备活动,制作四千套福传物品。
我们经常聼到人们说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教宗方济各可不这样,他以身作则,为他所宣讲的作见证。
从那时起至今,这一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今天,麻风病院每年平均制造四千套会服,满足全世界仁爱会修女们的需要。
教友申俊生自己花钱一万多元购买了电子琴、套鼓、音响等乐器和设备,为“演唱团”奠定了基础。
于是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张小床上。有时婆婆搬个小凳子在他们床头坐一夜。吴俊帅不忍心婆婆如此遭罪,便想方设法为她请人医治,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听村里唯一一位信天主教的教友说:你们信天主教吧!把她交托给天主。
及至来到中山堂小广场,抬头间竟被熟悉的对联所吸引。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两句话精炼地概括了基督徒的人生。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一次念经时,宋学琴竟然睡着了,醒来后就说建堂,她所住村庄离市区教堂50华里,如果村里有教堂,信仰生活就方便多了。可是没有地方没有钱怎么建?
他说,最有意思的是神父的上衣有两个口袋,一边口袋放的是他个人的钱,另一边口袋放的是教堂的钱。公家的花销他从教堂的口袋出,自己的花销他从个人的口袋出,绝对不会弄错,也从来没人看见他马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