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亲人的痛苦很快被天主救恩的喜乐占据了,我像中了大奖一样,因为在此之前,我丈夫、小叔子都劝我说劝她没有用,她已把她的后事交托给了佛教朋友和她的其他儿子,但我一直坚持求天主怜悯。
之后,母亲亲自到我家劝我领洗入教,那时她不会讲道理,就说入教好,灵魂得救,将来得升天堂。当时我不知道人还有灵魂,更不相信母亲的一番劝导,只是一笑而过,这是母亲第一次和我讲天主。
教宗解释,“这不是劝人改变信仰,不是的!这是让他们听到天父的圣言,好能一起行走。福传不是劝人改变信仰,这样做是非基督徒的行为,不是信仰,也不是传福音的事”。
先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曾在《救主的使命RedenptorisMissio》通谕中就传教派遣永恒的现实意义指出:期待基督的人仍然众多。
诚如我在第一篇通谕《天主是爱》(17)中所写道的:「天主以很多方式成为可见的。
保禄二世曾在《救主的使命RedenptorisMissio》通谕中就传教派遣永恒的现实意义指出:期待基督的人仍然众多。
这种喜乐不是来自表面的嬉笑与嬉戏,而是由于我们坚守福音劝谕的生活自然而生出的内在喜乐。
保禄六世的灵感来源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和平于世〉(拉丁语:PaceminTerris)通谕和保禄六世自己的〈民族之发展〉(拉丁语:PopulorumProgressio)通谕。
为了让我们特别重视超性爱德的实践,主耶稣曾在公审判的训谕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他在日后审判时所厘定的赏罚标准,就是对自己身边兄弟姊妹的态度,究竟是对他们的痛苦灾难表示同情怜悯关爱?或是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教宗最后援引«天主是爱»通谕中的话进一步指出:‘天主是爱,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