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行动上要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做法——保护环境.分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类贪婪与无度造成的。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私欲。
教堂内,烛光摇曳,众教友随着一篇篇读经,重新回顾天主创造万物和人类、对人类的哺育和引导以及派遣圣子耶稣救赎人类的整个历程。随着礼仪的深入,耶稣基督战胜死亡光荣复活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参与礼仪的教友脸上。
,主张国联应对日本加以有力之裁制,以绝人类之乱源(注:随缘:《停战协定》,《现代佛教》第5卷第5期,1932年5月10日。)
“这不是要求机器看起来像人类。这是要唤醒人类,使其从妄自尊大的催眠状态中醒来;人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陷入催眠,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自主和可以自我为准则的主体,脱离了各种社会关系,忘记自己受造的属性。”
这部作品几乎是同类书籍中独一无二的,为研究人员期待已久,它肯定了教宗图书馆的人文使命,一个作为普世性的保存和研究机构,向人类的研究和劳苦开放。
教宗祈愿他们两位的典范能成为信友的勇气泉源,协助我们「在祈祷中寻求天主」,进而使我们的榜样有助于天主亲近人类,以及人类转向天主。
普天同庆,万民齐欢的圣诞佳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天地的君王,宇宙的主宰成为了我们人类历史中的一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的身影,在漫漫征程上留下了他的脚印。
四、接受生命最后的祝福圣经明示,死亡是因为人类的原祖父母吃了禁果,违背天主命令的后果。(创2:17)由此,死亡进入了人的生命,并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但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转变。
音乐家海顿就是用这篇诗章,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创世纪来表达人类向天主的歌颂。最早在创世纪第4章21节,讲到有一个人,名字叫犹巴耳,他是所有弹琴吹箫者的始祖。这是圣经里,最早有关音乐实例的记载。
然而,若陷入自私自利,人类甚至会毁灭那些托付於他们的最美好事物,对於受造界也是如此。我们想想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