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信仰,供奉图腾和逝去的亲人,虽然也有人指责少数民族的天主教徒不要老祖宗,信奉洋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少数民族对天主教信仰已没有那么大的反感了。
老教友们待我如亲人,纷纷送我圣物礼品,此刻我深有回家的感觉,不再是飘零红尘的流浪者的无根无蒂状态。参与弥撒时,每次在互祝平安的环节,我总是感动得热泪夺眶而呜咽。
为此,学会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父母、朋友、亲人……更感谢我们赖以生存的造物主,若果我们每天都以感恩的心度过,何其美哉!
在全国修院任教的尤神父亲自来医院探望,安慰鼓励他,使得他可以在住院期间办告解领圣体,有的亲人朋友放下工作或生意来到北京陪伴他,有的打电话询问情况,一位神父在电话中劝导他说:“把一切交托于主,求主借医生之手把你治愈
受惊的吕石从梦中醒来,连忙对戴、王二徒说了刚才的梦境,并催二人赶快收拾行李回家,与亲人告别。徐家富户不明原因,觉得他们行为古怪,并好心挽留他们。吕石说:再不走就怕见不到家人了!
除了气象学家与修会神父之外,劳积勋也是个慈祥可爱的长者,杨绛先生(1911-2016)晚年回忆,自己“除了亲人,最喜欢的是劳神父”,因为他经常给幼年的杨先生带小礼物,经常给她讲故事,有些甚至让她终生难忘
文明祭扫包括无烟祭扫,即不烧纸钱,不摆放焚烧祭品,不放烟花爆竹,选择以鲜花代替祭扫和追思亲人。这种文明祭扫的确需要大力推进。事实上,早在300多年前,这种文明祭扫就已经开始了!
节目主持人钟山在节目中说: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能让父母强颜欢笑,隐瞒亲人去世的死讯,甚至不惜让孩子错过与妈妈、爸爸最后的诀别;我不知道一个考试有多么重要,为了走进考场甚至不惜让孩子无奈地离开倒在血泊中生死未卜的妈妈
孝敬父母供养亲人是一个人(特别是基督徒)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可忽视,更是不可推卸的,如果一个基督徒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如何去见证爱的福音呢?
1.在信仰上,我们需要放手,即可能需要割舍事业,朋友,亲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