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方观众而言,西方宗教艺术传统可能会有点陌生,但博物馆希望传递一个核心信息:宗教艺术并非静态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文化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
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分享月饼,则代表着爱与祝福的传递。这份分享美食的行动,与天主教信仰中“共融”与“分享”的精神深度契合。
而“乐捐”的人,懂得财物只是流通的工具,施与不是“失去”,而是将爱与善意传递出去的过程。就像阳光不会因照耀万物而减少光芒,心灵也不会因真诚的施与而贫瘠,反而会在分享中变得更加丰盈。
这种言语的节制,不是压抑表达,而是让语言成为传递爱与真理的工具,正如圣保禄所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恩慈,好像用盐调和,使你们知道怎样回答各人”(哥4:6)。
这就爱的传递,这就爱的感染力。申同阳修士是进德公益的员工,在杨老师住院期间,他服侍了27天。修士每天都和牛树青神父给杨老师去送圣体,清醒时便陪他念玫瑰经,给他读“信德”,以及协助护工做些护理的工作。
这样的方式就是让传道员们亲身体验昔日弃国离家、跋涉万里来华传教的传教士们的艰辛,让他们体验到信仰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自己的信仰,并把这份信仰坚定不移地传递下去。
祥路弟兄在所有的工作时间里,时时处处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爱。工作再忙,事情再多,身体再累,他总是微笑着面对所有人。不嫌脏,不嫌杂,将堂里堂外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塔伯尔说:这段铭文的内容与复活死者有关,可能是骨瓮的主人,也可能是传递一种信仰,相信耶稣复活,因为附近发现了约拿画像。除了约拿画像外,塔伯尔等人还发现了其他有趣的图画,同样与耶稣复活有关。
谁靠近我就是靠近火,这是奥力振传递给我们的耶稣的话。这火同时也是热,它不是冷冰冰的光,而是我们在其中得以与热和与天主的美善相遇的光。
我也决定仿效她的榜样,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光说不做,我要用实际行动将天主的爱传递给他们。拘留所里的生活是清苦的,每顿饭只有两个小馒头和一碗清水似的面汤。一连十天、几十顿饭都不换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