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受召跟随纳匝肋人耶稣为师傅的人,在他们心中也会遭遇类似的情况;他们必须有所超越,放弃安稳的生活,方能成为主的门徒。
从教会历史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为了反抗异端社会普遍流行的性放纵,又或许是为了表达初期教会对世俗的超越,教父们常常在著作中呼吁世人过独身的生活。
亲爱的医疗人员,你们以爱和专业在病患的身边服务,这服务超越职业的范围而成为使命。你们触摸到耶稣受苦的血肉之躯,你们的双手可以成为天父慈悲双手的标记。你们要意识到你们职业的尊贵高尚,以及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可能还需要连那些行善所带来的小小快感也要放弃,为着让我们明白我们所做的是超越本性的快感。另一方面,在未放弃这本性的快感之前,我们仍然应该先拥有这种喜悦。最初,自我征服所带来的本性快乐是需要的。
因此,灵修的本质是建立关系,是人和天主之间的关系(超越人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及人和自己的关系(内心关系)。因此,灵修或成圣必须与关系有关,是关系的成果。
你们用行动向我们表示,爱和友谊超越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界限。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所有的人都会伸出自己的援手。就在我们共聚一堂的此时,德国明爱和进德公益的成员还继续在地震灾区努力为大家服务。
在有些人的想象中,就如那位阿兰王的军长纳阿曼对天主的认识,以为天主会通过先知厄里叟行超越的奇迹,而不是在约旦河里洗七次(列下5:10-14)。然而,天主却通过先知,让他在河里洗七次。
它给予信徒拒绝诱惑的勇气,让我们的目光超越眼前的短暂欢愉,定睛于那神圣的应许,即与天主在永恒中相聚的美好前景。
教会的领导,包括主教、神父、长老、牧师和传道人,都应该在讲道中强调合一的重要性,引导信徒从天主——上帝的大爱出发,超越教派、种族和文化的分歧。
我们开始形成更专业的神职,修女和平信徒领袖的使徒团队,我们的奉献和服务也在逐渐超越教会的圈子,和社会接轨。中国的教会在经历着变革,生活在教会内的修会团体也在面临着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