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习惯性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总是以财富、权位、学识、以及衣着和化妆品等外在的“装饰”来“定位”一个人。
岂料他头一落枕,就看见一位身披金甲的天神对他说:“罈中财宝,是韦契生应得的财富。我故意诱你前往取珍宝出土,并送到韦家。罈中尚留银一锭,以酬答你的辛劳。日后若起恶念害韦契生,我决不饶恕你!”
——教宗5月14日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自私的犹达斯从未明白什么是奉献若我们走上财富之路,走上虚荣之路,我们将变成豺狼,而非牧人。
它可能是财富、荣誉、权力、地位、身份、享受、保养、兴趣或安全感。
从此,圣艾智德团体对外国人的使命是透过和具体的男女老幼的相遇,而非抽象概念,确信每个人是原生国家的苦难和富裕的使者;是社会的财富。但这里具体而迫切的问题是需要给移民真正开启融入社会的钥匙。
如何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与财富,应对我们今天的需要,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社会流行的看人标准是重视才能和拥有财富,却轻视软弱和贫困,忽视人的本质价值。“至于你,天主的人哪!你要躲避这些事;但要追求正义、虔敬、信德、爱德、坚韧和良善”(弟前6:11)。
在这个行程中,开始会有亲朋好友协助,有社会因素(名誉、权力、地位、学识、财富等)的助力,也有教会的帮助,可以越接近行程的终点,人越孤独,平日倚靠的东西,给我们安全感的人、地和事物,慢慢都会退出,我们可依靠的越来越少
按着同样的模式,奥斯定谈到那与荣誉相连的羊毛:它能让所有人想到我们能外在地让我们受尊敬,寻求人的赞美、威望、名誉、财富。伟大的拉丁教父写道:“谁供应羊毛,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一个身材矮小,无财富,无学历,无背景的修女怎么敢于去捅这个马蜂窝?上主的事业,总是出手不凡,令人看不透,摸不着。在心的呼唤下,德兰选中了印度,离开了原来的修女会,只身单人,闯到加尔各答的贫民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