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亚回忆与主相遇的言论说:你的话一来到,我就吞下去;你的话变成了我的喜悦,我心中的欢乐(耶15:16)饮圣言,依撒意亚先知呼号说:“凡口渴的,都到水泉来……你们若侧耳,走近我前来听,你们必将获得永生
(依44:6)“我要把生命之水白白地赐给口渴的人喝。”(默21:6)你说:“圣经都是人编的,人死如灯灭。”
1207年,教宗依诺增爵三世也梦到了这一场面:“拉特朗大殿在倾覆、一名弱小的会士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教会,使其不至倒下”。依诺增爵三世是一位十分有影响力的教宗,他拥有渊博的神学和政治才华。
依撒依亚先知书第53章中的“天主仆人的诗歌”描绘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似乎一败涂地,他甚至好像被天主诅咒:“我们以为他受了惩罚,为天主所击伤。”但其实他却是无辜的:“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4节)。
圣经默想和想象祈祷是依纳爵在其神操中提倡使用的两种祈祷方法。
因着主基督,「平安是无限的」(参阅:依九5-6)。当今世界无辜者的悲惨处境教宗引用圣经,强调耶稣是和平君王。祂不同于「现世的君主」那样「撒播仇恨的种子,行事违逆上主」。
(梵蒂冈电台消息)不同宗教间的了解、传媒在促进宗教间对话扮演的角色、宗教与宗族多元社会,这些都是7月3日在塞浦路斯展开的亚洲与欧洲宗教对话第二次会议所要讨论的课题。出席
这些作家大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主教,或是神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演讲家,例如欧瑟伯、戴尔都良、奥利振、依勒内、奥斯定、亚大纳削等人。这些人教会惯常尊称他们为教父。
这部传记的名字叫《变革时期的反抗》(RebellineinerZeitdesUmbruchs),由新教教会历史学家汉斯·西林(HeinzSchilling)撰写。
埃及圣麦加利沃斯隐修院院长埃皮法尼乌斯主教7月29日上午被发现陈尸在修道院里,头部遭钝器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