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文我以比较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观察者和为了中国教会发展而祈祷的宣教士身份表达我对中国教会的热情。
当下,中国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社会转型,而由传统农本乡村社会向工本城镇社会过渡则是此转型的表征之一。在此过程中,传统熟人社会的人伦秩序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穿梭于钢筋水泥盒子间的原子幽魂。
在某主日到上海君王堂望英文弥撒时,发现教友手中拿着“信德”阅读,看后吃惊不小,想不到在我们中国天主教内,有如此出色的一张报纸。
而华姿以独特的视角和锐敏的观察深入到德兰的一生言行中,更深入到她的心中。在华姿心目中,德兰并非一般的写作对象,而是心心相印的,彼此心灵交融的挚友。
有从亚尔斯来的中国神父做弥撒,来泰泽这么久第一次参与中文弥撒,讲道中谈到莫尼加为奥斯定的祈祷,他说,曾有位去世的中国神父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你敢向天主求,天主就敢给,但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怀有信心去求。
出去排解,打高尔夫,开跑车,跟家人到荒岛度假,强装欢颜,却只能找到happiness(快乐),而找不到精神上的joy(喜乐),其实好惨。”香港新鸿基地产的总经理郭炳江说过。
他对亚洲每个地方教会的理解,对中国教会的同情,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对中国快速发展变化的欣赏,尤其对内地教会传媒与社会服务事业的慷慨惠助及对我们的友情,让我们越加难以忘怀。中国传统文化讲盖棺定论。
毕竟作为志愿者去帮助急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机会不是随时都会有的。在这次的赈灾之旅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爱。
[page]沉寂与新生:平信徒的崛起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宝安(深圳)教会与中国其他教会一样沉寂多年。在经历了一次次战乱和包括十年浩劫在内的打击之后,深圳教会跌入了历史低谷。
“在过去的100年里,会众像一棵粗壮的树一样成长,将它的分支扩展到三大洲的九个国家,从撒哈拉沙漠到喜马拉雅山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