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很形象地比喻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我们在亲人的等待中来到这个世界,也在亲朋好友的哭泣哀叹中离开这个世界。在旅程的意义之下,基督徒的人生之旅就是从现世暂时的家,回归到天父永恒的家。
在世界各个角落,我们都承受着失去众多亲人的痛苦,经历着社交隔离。对你们青年人来说,这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更是一大挑战,因为你们的生活本是向外开展的:学校、工作、社交活动。
吕姐感叹:望了这么多年弥撒,好像今天才感觉到老人受重视、被尊重,当她在为逝去的亲人祈祷难过时,我也不知道说了啥,她一下子乐了,说:“别人正伤心呢,被你打岔了。”
当我第一眼看到老翁时,激动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仿佛见到了久违的亲人。我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远,步行仅需二十几分钟,但寻找餐馆却并不容易。当时的我,做饭水平还相当一般。
他跟我儿子年龄差不多,在北京又没有亲人,干清洁的活儿起早贪黑不容易,所以特别心疼他。张惠君对菅礼臣特别上心。
过了一会儿震动渐渐平息下来,偶尔房屋还发出咂咂的响声,哭声、喊声依旧,甚至更为强烈,就几分钟,有的成了残疾,有的离开了刚刚还在一起的亲人。
刘神父的去世,实在让我们感到痛心,对我们教区来说,失去了一位好牧人,对教会来说,失去了一位好神父,为亲朋好友以及学子们而言,失去了一位亲人、一位良师益友……。
因为女人记性好,较易记得重要的节日,长辈的喜恶,亲人的需要。对贫苦的人,她随手周济;对无靠的人,她伸手扶助。(箴31:20)7.在属灵的追求上彼此劝勉,互相代求,成为最好的祈祷同伴。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街坊邻居,不管是工友徒弟还是厂长主任,无论是神父修女还是会长教友,莫不夸赞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
苏神父的每一首作品,如今都是遗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趁着作品尚未遗失,教区或神父的亲人应亟待挖掘和收集全部作品刊印成册,以供后人传唱赞美天主之用,并以此纪念尊敬的苏百勤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