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索福尼亚先知在谴责了当时人的罪恶之后,向他们预言了喜讯:上主你的天主,在你中间。在犹太人中间的上主将会因为他们而喜不自胜、重温爱情、欢跃喜乐(索3:14-18)。
对他们要用耻辱和酷刑,或栽赃问罪撤他们的职,甚至判他受可耻的死刑。……(参智2:10~20)多少年来,此类恶人恶事我们见的还少吗!?总之鞭打存青痕,舌击碎人骨。
黄洁夫:是,我从梵蒂冈,然后又去了欧盟,向大使馆、欧盟介绍一下中国的器官捐献移植的情况,因为欧盟议会不是最近也通过一个谴责中国活摘器官的一个声明,其实欧盟的我们很多领馆和使馆的人员都对中国现在的器官捐献移植情况不是很了解
假设这个理由充足的话,那么反之,当教宗承认梵蒂冈内部存在着腐败或谴责某种丑闻时,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四十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其三是当他下树之后,听到群众有意在耶稣面前揭他的老底说他的坏话,他这个堂堂正正有头有脸的税吏长,没有感到有失体面而当即辩驳;也没有消极地沉默不语,任耶稣自己对这些谴责作出判断,然后听从发落;他更没有愤而行凶
其特点是对第三者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谴责转为同情兼隐隐的赞美,其效果是赚取人们对于婚外情的理解和同情。
物质上的东西当然是有用和必需的——况且,耶稣自己关心要把病人治好、喂饱跟随祂的群众,而且又谴责莫不关心的态度──在今天依然存在,使数百万人由于缺少食物、水和医药而丧失性命,但分配正义并不把人类应得的都全部归还
坦率地说,作为德国裔的枢机,拉辛格担任罗马教廷信仰理论部(简称信理部)部长长达24年之久,的确在教内外均有保守铁腕的名声,原因是在这个以捍卫天主教信仰的纯正为本职的重要部门里,拉辛格枢机多次谴责脱离正统立场的神学流派和处分有关的自由派神学家
要记得:孩子们不单需要谴责和惩诫,更需要嘉勉与赞许,就是像那可爱的阳光般的和蔼的言语。我们在家庭之中绝不可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