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以前都不知道的一卷《清明上河图》,其价值不可言喻。张焰赠送该馆一幅素描《雪圣》,该馆为此举行了隆重的记者会。张焰与龚教授都对作品进行了阐释。
两千多年来,从伯多禄、保禄到孟高维诺、方济·沙勿略、利玛窦等一代又一代的福音传播者,在天主圣神的助佑下,秉承救主耶稣向普天下传福音的训示,义无反顾地都肩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居于悉尼的毕业生Joan通过网络直播说,她的福传论文是探讨广东省的传教工作,包括研究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在华南的传教史,并促使她前往澳门、广州、肇庆实地了解。
利玛窦神父昔日探索适应的经验仍然还是我们今天时代青年的任务。
在明末清初,利玛窦神父初来中国时,穿儒士衣服,用汉语著《天主实义》,所选择的也是信仰本土化的传教路线。只有将基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入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天主教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早晚课的疑问:这是教友一年四季每天早晚都诵念的经文,有的一直沿用着利玛窦时代龙化民、徐光启、李之藻等所译的经文,有的追求文字改革,采用了白话文经本。
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以《徐光启-利玛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为题作主旨演讲,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其详情如下:97岁张志勇神长(凤翔-陕西)96岁石鸿祯主教(天津-天津)96岁段国兴神父(辽宁-辽宁)96岁王德望神父(南充-四川)94岁庄建坚主教(汕头-广东:荣休)94岁余润深主教(汉中-陕西:荣休
据龙港天主堂董邦志堂长介绍,龙港天主堂,始建于1930年,后因教友人数增多,原有的教堂无法满足教友的正常宗教生活,遂于2001年在老地基上扩建,于2004年8月份竣工,现有教友13000多人。
副本堂张志周神父也于早上7点半举行了同样意向的弥撒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