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的避难所,让那些制造战争、仇恨、贫困、剥削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弱点的人的心能够皈依"。 教宗在兰佩杜萨岛牧灵访问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访问斯台方诺神父的堂口。接着,起程返回罗马。
那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哲修士坚定不移地在泰泽小村创建了一处小小的避难所,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难民。
解放前,我们这里有高大的城墙,它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标志,那高大古老的城墙上有许多墙洞,这些墙洞就成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人的避难所。
难道您不是绝望者的希望、天人之间唯一中保耶稣的母亲、天主宝座前有力的护慰者、罪人的避难所吗?只要您向您的圣子说一句话,祂必俯听。亲爱的妈妈!请您为我祈求吧!
这是今年四旬期的第二个指示:不要因为害怕面对现实及每天的辛苦、艰难和冲突,而利用特殊事件及富于感性的宗教经验作为避难所。
我们都是因无知或软弱而得罪天主的人,但在基督内找到了避难所(参见希伯来书6:18),祂是我们的中保和大司祭,为我们赎罪,以自己的死带来释放。问14:我们今日应如何回应这一章的教导?
“上主是义人的避难所,是患难时的保障。”——《圣咏》9:10申命纪第二十章问答主题:信赖天主、公义战争、保护生命与自然一、出征之前:信德与人的情况考量问1:当以色列面对强敌时,应如何面对恐惧?
母亲玛利亚,您是仁慈的、良善的,您是罪人的母亲,您是痛苦人的避难所。我不求我的生活没有风暴,但求风暴来临的时侯有您与我同在。求您俯听我的哀祷吧,求您赏给我的儿子留在我们的身边吧。
在为数不少的情况下,暴力呈现在个人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贫困压制着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歧视、有时甚至是种族、文化和宗教因素的迫害,迫使许多人逃离他们的家园,到异地寻求避难所和保护;当科技进步不再以人的尊严和利益为最终目标
梵二的精神是多方面的,大公会议不是一个避难所,也不是一个博物馆,按照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的说法,它应该是一个可靠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