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无助中,我能投靠谁呢?大量的药片起不到任何作用,亲朋好友的关心缓解不了我的疼痛,而我那赖以骄傲的资本呢?我的勇敢、知识、能力在此时又有何用?我惟一能做的,只有祈祷,只有去投靠主耶稣。
这样的提法甚好,当然,他所提到的“谁对谁错”“谁领导谁”的所谓实际也未能脱离理论的范畴,只是话题相异,关心程度不同而已。
这条问题时,我们心中的某一处也回应着“我是谁?”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每个选择,都反映着推动我们个人身份认同,以及令我们觉得有价值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我们存有的核心,特别处于深层心理层面的核心。
但是他到底是谁?一位在很久以前活在这世上的人,怎么可能与今天的我们有关系?我们刚听到的福音(玛十六13—20)向我们指出认识基督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不涉及个人感情的客观认识。
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赐,并知道向你说:给我水喝的人是谁,你或许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赐给了你活水解除了你的渴。天主的恩赐?你是谁?你是谁我还不知道!你连个汲水器也没有,究竟从哪里得那活水呢?
教宗说:谁存留在天主内,他就由天主所生;谁存留在爱内,他必战胜世界;我们的信德就是我们的胜利。这个‘存留’,对我们而言是信德,对天主而言则是施予恩宠的圣神。信德是强劲的!
谁敬拜天主,谁就爱他的子女。谁尊重天主,谁就会尊重人。”教宗接着说道:“祈祷不是缓解生活焦虑的镇静剂,这类的祈祷当然不是真正基督徒的祈祷。相反地,祈祷使人负起责任来。
生命树的特性是:凡吃了上面所结的果实,便能活到永远;而主耶稣是生命的食粮,他实实在在告诉我们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
曾经有人问我是谁领你走进了教堂我说是一位慈祥的妈妈给我指出了信仰的方向她的目光让我想起站在门口迎接我回家的亲娘曾经有人问我是谁领你走到主的身旁我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尽管她已白发苍苍但她谨遵主的教诲在远离都市的小村庄带领一个充满爱心的团体为那么多智障的孩子编织他们美丽的梦想曾经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驱走了你那么多的忧伤我说是救主苦路上的身影和十字架上的累累创伤那是爱的泉源啊流淌进我曾经封闭的心房曾经有人说你是主的宠儿主的爱怜洒满在你身上我说主啊我是你曾经迷失的小羊在我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有你保护我的屏障在追随你的路上你派那么多优秀的儿女作我效仿的表样天父啊我回来了我回到了你的身旁想对你说太多的感想想对你诉太多的衷肠心中的千言万语啊与复活节的钟声一起迎接你爱的曙光
寄居纷扰的尘世,谁的身心能一尘不染?俯身对大地,仰首向蓝天,勇敢的孩子朝圣的路上勇敢向前。遵循约法的诫命,走在涕泣之谷,遍尝人世悲欢,受尽试探磨炼,以敬畏耶稣基督的心神,朝向耶路撒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