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佐伯好郎更认为叙利亚的景教会使用红柳代替棕榈,而行景教式礼仪。
第二部分为第9至11章,在这里保禄讨论犹太民族问题,犹太人常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他们既是亚巴郎的后裔,只要严守梅瑟法律,就一定能得救。
同样,当天主召唤亚巴郎的时候,亚巴郎也做出了当时自己也不能理解的回应。然后,天主却因着他信德的回应,降福了他及他的子孙后代——以色列民族。
旧约圣经告诉我们,以色列人的祖先和福源,亚巴郎翰(创17:5),在玛默勒橡树林边上的帐幕中看到三位陌生人,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做客(创18:1-10)。亚巴朗翰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了三位陌生人。
玛窦自犹太民族之历史背景出发,故事之前即将耶稣的族谱提出,昭示他是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前者是以色列民族的始祖,后者则是最伟大、最忠于信仰的君王。
在圣经中有篇圣咏提到一种有香气的油,这种油被倒在大司祭亚郎的头上,并且流到他的衣领上(参咏133:2)。
;非拉德非雅-非拉德非拉、非拉德非、可拉德非雅;劳狄刻雅-劳耿刻雅、男狄刻,或者把狄写成犭加犬;阿肋约帕哥-阿肋药帕哥;斯米纳-米纳、斯米纳因、斯来纳、斯本纳;培尔加摩-塔尔加摩;厄弗所-厄费所、厄弗郎、
世俗人都是送礼给富足的人,却不肯送礼给贫穷的人,这种行为完全是出于自私的心理,这是上主所憎恶的。基督徒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送礼给穷人的时候,不可抱有恩赐的心态,态度不可傲慢。
随后和一位昆明的朋友(熊世文先生)展开来深入梳理文献时,竟然在下卷第二十七至二十八页里找到更详尽的文字:“问曰:人于临终之倾,痛悔之情既切、告解之愿亦恳,但无神父以行告解之规,亦得彼罪之赦否,曰:……虽无神父
教宗接见圣母无玷献主会女性俗世会成员请你们像酵母那样,虽然小到看不见,却充满信德:教宗方济各11月20日在梵蒂冈接见圣母无玷献主会女性俗世会(MissionaryOblateCooperatorsofImmaculateCon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