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教导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亲身感受了天主仁慈的经验、并对人的灵魂有着深刻的认识了解”。“他的秘诀也十分简单,做名副其实的天主的人”。曾经接受过他的教导的人中,有圣鲍思高神父。
我的确没有达到千分之一,而我也以之为耻,但我没有达到不是因为我不愿意,而是因为我不能够。教我怎样逃脱那围绕着我的试探网罗,帮我以致我能够达到;即使是没有帮助,我仍愿意和希望达到。”
信德告诉我,因着主的复活,死亡不再是毁灭而是转变——在天主内的转变。人死后都要接受审判,进入另一种状态。但许多人虽然死在天主的爱内,却仍有许多瑕疵。
另一方面,“确保神恩的教会特质不该意味著将这些神恩在教会内束之高阁,而是根据各自的独特性将神恩向外推动”。“这并非大家都留守在‘家里’作相同的事,而是在共同切望抵达地极的激励下朝不同方向行走”。
帕洛斯基主教在发言中特别强调,“本地化靠的不是劝人改变信仰,而是见证”。这并非从高层强制推行一种文化,将别人的文化消除,而是保护临在于各种文化中的种子,因为“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
他不自闭,而是会晤所有人,包括伊壁鸩鲁派和斯多噶派以及许多其他的人。“他没有以仇视,而是以信仰的目光看待雅典和异教世界”。
他并不觉得失去羊群,而是负责任地牧羊”。此外,教宗表明,福传之美在于“教会意识到托付于己的使命不仅是传福音,还有学习相信福音,让福音来改变自己”。
普黎史拉和阿桂拉“凭著对上主和福音的赤胆忠心从事福传工作”,这种热诚不是凭著空话,而是具体关怀和接近最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予以款待、照顾和无偿的帮助。
透过这项举动,宗座生命科学院并非与某些企业家缔结独家伙伴关系,既不赞助他人,也不接受赞助,而是与有志者携手同行,更好地里解如何促进人类福祉,朝著这个方向前行,确认自己落实的情况,并乐于付出相应的代价」。
对此,教宗表示“那人的回答很有趣,他没有说是,而是抱怨”。他没有报怨自己的病,而是抱怨说:“主,我没有人在水动的时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时候,别人在我以前已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