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这篇文章曾获得“第十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亲爱的朋友,你可曾知道,小作者甚至连这本刊有自己的获奖作品的文集都买不起!
本文是一位江南知识分子朋友在其父亲去世17周年(7月17日)之际写的纪念文章。与其前文《母亲的慈爱与温暖》一样充满了对其父母的深切怀念。
响应国家宗教局局长的重要指示,笔者希望用以下文章,对此作出微薄的贡献。
多媒体媒介的广泛传播以及它丰富的菜单选项可能使我们认为它仅仅存在于网络,亦我们可以认为它仅仅填补了空白。但是司铎可以恰当地将数字沟通与福传的恩赐充分联合起来,在这个数字世界中的不同声音中充当社区领袖。
在这雾霾重重的郁闷中,国内民间和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幽默笑话,有的是调侃词、有的是娱乐化地解读传统的名词、有的甚至是恶搞表达,但这些都是在幽默调侃之余的深省。
《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在最近一期的“信德”上惊喜地看到一篇文章《人中麟凤黄家城神父》(2014年1月9日总第566期),黄神父在法国很知名,现摘录一些关于黄神父的内容,希望帮助主内神长教友更多地了解他的思想。
据国籍圣言会会士薛保纶神父的文章介绍,福神父曾多次显灵迹和治好病人。1975年10月19日世界传教节,福若瑟神父被教廷宣布为真福。
他在致编辑的信中说,作者「以劣质的信仰」写这篇文章,其语调展示出他对天主教会「最根本与最明确的信仰」之不敬。
单枢机在7月31日耶稣会祖圣依纳爵司铎纪念日,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掏空自己,返老还童,登峰圣山》感动了教内外许多人,他把信仰财宝留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