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爱我们,他在痛苦中是那样的坚强、那样执着,十字架上的痛苦到底为了谁?如今又是谁在不停地鞭打着背负十字架的主耶稣?是我,是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们!
六十年代,农村农活大都以人带畜,她把拉一天犁挣来的几个窝头省给婆婆和孩子们,自己却忍饥挨饿;村里谁家有危重病人,她都要去念经,守临终;讨饭的进了她家的门,都不会空手而归,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老人的信仰及仁爱精神
之后我们将推动青年们分享这些照片,特别是青年们返回自己的教区后,这些照片也能成为福传的工具:让大家看到谁怀着极大的喜悦去参加了世界青年日,他肯定将找到极大的希望,并且带着极大的活力与见证回来,这就是世界对这几天将在马德里参加世界青年日的青年的要求
教宗本笃十六世接着说:「谁在乎自己已逝的亲人,他会以关怀和亲情寻求『给他们一种第二次的生命』」教宗深入补充说:「他会尝试面对那概念,即在生命的最后,对生前所有的行为将有一最后的审判,特别是针对那些阴暗点
……谁若只听圣言而不去实行,他就像一个人,对着镜子照自己生来的面貌,照完以后,就离去,遂即忘却了自己是什么样子。
这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思量天主的关键问题。
教宗在公开接见活动中关于祈祷的要理讲授便从圣亚丰索谈起,他提到圣人一句名言:谁祈祷就得救,谁不祈祷,就下地狱。教宗解释说,圣亚丰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祈祷是必要的途径。
可是,谁能够说太阳不发光,甚至不是光源呢? 天主用祂的恩宠照亮信仰,打开了新的无限视野,这个视野需要人去探索。因此信仰乃是对不断寻求、从不止步的一种激励。
救主耶稣基督鼓励人们去关心最需要帮助的弱小者,谁给他最小的一位兄弟一杯凉水喝,他将把天国赐给他。主代表穷人向人们要求的只是一杯凉水,既生活中最起码的需要,却把天国赐给他们。
要不,在漫长的冬天,当我一个人在屋里工作的时候,谁陪那只狗聊天呢?那些住在教堂屋檐下的麻雀,比夏天起得晚多了。早晨弥撒后做早饭时,它们才一团儿一团儿地站在电线上,彼此商议是不是应该减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