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约翰尼斯堡的贫困者(梵蒂冈新闻网)每天都有数百名贫困者和移民在南非约翰尼斯堡郊区的天主教圣帕特里克堂前排队聚集,他们中不乏挨饿哭泣的儿童、无助的母亲、成年人和年长者。
如果第一次得手,他们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老觉得不会被发现,侥幸心理使他们屡犯不改,直到判刑入监或杀头偿命,方知罪不可赊,但已悔之不及了。常言说:久做必犯、多行不义必自焚。
这位圣座大使分别在这几所监狱中﹐与这些被囚禁者见了面﹐关心他们所受的待遇﹐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向他们保证教宗及教友们都会为他们及他们的家人祈祷。
2000年南门堂被列入旧城改造范围,新堂安置在飞霞南路3号重建,新堂院占地4亩。新堂参照韩国池山天主堂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280平方米。
我被当做捣乱者排斥在外,可想那些慕道者有什么待遇呢?这些看门的就是这里掌权的,这道门槛卡住了不少想进门的。教友身上缺少爱的表现也屡见不鲜。
到第四世纪,东方教会首先将逾越节的准备期伸延到六周,称为“四旬期”,后被西方教会及罗马教会采用。
让我们重新发现这些形哀矜:饥者食之、渴者饮之、裸者衣之、收留旅人、照顾病人、探望囚者、埋葬死者。也不要忘记神哀矜:解人疑惑、教导愚蒙、劝人回改、安慰忧苦、赦人侮辱、忍耐磨难、为生者死者祈求。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死后遗体安葬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之下。一直以来,圣墓教堂也成为了基督教徒及观光客朝圣的必到之处。
然而,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生活与信仰的经验显示出,那些爱天主和被天主所爱的人并没有摆脱苦楚和死亡。既然如此,基督徒所谓的“现实的”希望又有什么用?它的“确定性”又在于什么?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穷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