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容忍或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及排斥行为视而不见,而要宣称捍卫每个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教宗接着解释,经济学应该成为“关怀与关注的表达,这种关怀和关注并不是排斥而是寻求包容,不贬低生命,而是探求提升并赋予生命”。
「我们在其中看到拒绝的态度,这也可归咎于自恋心态和功利主义的思维所导致的排斥现象,从而忽略了每个人生命中难免存在著脆弱的事实」。
“执事绝不是‘半个司铎’或‘二等司铎’,也不是‘上等的辅祭员’,而是殷勤的仆役,为使任何人都不受到排斥而忙碌,使上主的爱具体地触及人的生命”。
面对许多因环境恶化而遭到排斥、抛弃和遗忘的人,这是一项重责大任」。教宗继续表示,「这是众教会蒙召投入的工作。每个善心人士应当作出必要的贡献,为没有声音的人发声,超越片面利益,不再只是抱怨」。
对我来说,成为一个众议精神的教会议意味着:像家人一样生活和行走,倾听人类的呼声,为被排斥的人服务。这促使我在几年前召开了一个教区主教会议。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因为它使我们一起感受行走的美。
教宗指出,来罗马朝圣是个「美好又勇敢」的讯号,因为它展现出在这盛行「个人主义、冷漠和排斥最弱小者」的当今世界上,有些企业家仍「心系着服务众人,不只关心私人或小圈子的利益」。这无疑是个「挑战」。
由于世俗的偏见,妻子变得越来越排斥教会,还摘下了佩带的圣母像。每当看见别人的丈夫升官发财,看见别人家买房买车,她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她不止一次对我说:“信教能给你带来什么?”
人的习惯思维和清醒意识对灵异事件是排斥的,假如某个已经过世、日思夜想的亲人经常忽然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怎样?你能接受吗?你害怕吗?假如每次领圣体,圣体真的都变成了血和肉,你认为怎样?你敢领吗?
在这个大题目之下,也谈到向拉丁美洲大陆传播福音的使命,其中的要点是:宣讲天国和提升人的地位;重申以穷人和遭排斥的人为优先选择的对象;推动国际正义;维护人类生命、家庭和婚姻;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