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男人常常会无端地挑剔女人或对她们乱发脾气,当他们大发雷霆时他们并非真的对女人不满,不过是在发泄郁闷的心情。男人最需要女人的理解和接受,需要女人付出相当委屈的代价。
至于亲人嘛,他们深信有一天必将在天上共聚,暂时的离别,并非永诀。亲爱的令仪,天堂再相会!我们永远是好伴侣。梅乘骏敬挽2005年4月9日
(原载12月2日《新民晚报》)他们的转变并非偶然,无疑,这与他们长期来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富人难进天国”的善意警告,对他们来说,显然是有利的鞭策和精神动力。
但是你们是基督内的婴孩,喝得是奶,并非饭食,因为那时你们还不能吃(格前3:2)。再谈新教友面临的问题。他们以一颗赤诚的心进入教会成为基督新的肢体,这种浓烈的感情急需一个正确的引导。
首先应该了解,亲密的友谊关系,并非性关系;人生是非常需要亲密友谊的,它在人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独身奉献者,只不过放弃了建立男女爱情关系,至于建立健康的异性亲密友谊关系,对双方均有帮助。
那妇人果然机敏,就明白耶稣并非等闲之辈,遂改口称先生,并转而求耶稣给她水喝。原来这是一个生活放荡的罪妇,耶稣为挽救她,直接指明她的生活违反伦理道德:“你曾有过五个丈夫,而且现在你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
我庆幸自己在“重读”中学到的道理比别人更多,理解得更深,同时也修炼了自己忍耐的毅力,我把这些视为天主的礼物,但同时我必须承认,我不幸的看到更多的慕道者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熬过这漫长的慕道期,成了丢失的羔羊(并非他们愿意走失
那就是一种并非自然的进化,而是接近自然的现象,也就是说,自天主创生宇宙万物以来,这种存在的本来的自然现象,就是在存在中变化的,是天主赋予它们变化的本质。那么人是不是从猿猴变来的呢?
(六)共融与团体与耶稣共融,并非只是和耶稣有个人关系,而且也包括在门徒(信者)团体中与别人的关系。若望福音的序文也强调这一方面。“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意即属于天主的家,天主家的成员。
由于天主圣神帮助信友了解耶稣的话,并引导他们进入一切真理(参见若14,26;16,13),所以信友们可以说能够认识天主的内心深处,发现天主并非无限地孤独,而是光明和爱的共融,是天主圣父和圣子在圣神内永恒对话中所赠予的和接受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