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会前任总会长杜金焕修女记得很清楚,1999年8月15日薛玲修女发愿的场景让她事隔多年后还记忆犹新。
这个场景对当时的巴勒斯坦人来说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古代虽有银行或钱庄之类的机构,但普通老百姓还是喜欢把土地当作用来保存宝贝最安全的地方。
这个场景,呈现在耶稣眼前的一幕。他注视的就是这一幕。不久前他在纳匝肋会堂开始了他的宣讲,但他的同乡人把他推到了城外,直到要杀了他(参阅路4:28-30)。
每年复活节,我们的祈祷会都举行受难节崇拜,由台电广播。我们着重说明耶稣钉死以后所发生的事件,当时除了羞愤自缢的加略人犹大之外,使徒们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属灵伟人,并具有惊人的领导能力。
咱村从前的耶稣受难十四处圣像至今仍挂在圣堂里,完好无损。改革开放后,村里换了几任村干部,群众都不满意,后来又一直推举年已七十四岁的爸爸重新上任。由此可知爸爸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主耶稣在世旅居生活、传教救灵、建立教会、建立圣事、受难钉死、复活升天的时间是33年。让我们记住以下的33年。
我们与耶稣一损俱损,祂受难前给门徒说过:世界恨了我,也恨你们;他们迫害我,也要迫害你们(参若15:18-20)。我们也与耶稣一荣俱荣,祂为信徒祈祷时说:“父啊!
在去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三次预言祂要受难,在最后晚餐时又预言自己将被出卖,继而指出伯多禄三次背叛和门徒们四散逃避(若13:21-38)。门徒们听了面面相觑,内心徬惶与难过,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一种灵性,它至少涉及三个方面:与天主建立关系,将自己的经历与基督的经历结合在一起,特别是耶稣的受难、死亡和复活;打造社会记忆力,争取摆脱眼前利益的束缚;建立充满希望的社会,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说明祂的受难受苦震惊了八方官民之众。当时的犹太民众,虽则麻木不仁,漠然视之,但所有敬慕祂的人、门徒、已睡的圣人和天使,都深知救主圣死的伟大意义,这关系着普世万民的生死祸福。第八句:“七言一毕万灵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