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主借着使耶稣基督从死者中复活,而让这个希望变得稳固和所向无敌;教会传递希望,这个希望是教会怀在心中,愿意在任何地方与众人分享,特别是在基督信徒为了信仰,为了努力促进正义与和平,而忍受迫害的地方,与人分享
非但如此,人的情感生活也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耶稣对她内在的这种迷乱境况了如指掌。故此,为了给她指点迷津,耶稣突然转换话题,直指产生这种迷乱的她的情感生活。
虽然在圣事中,忏悔者和神父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经验,然而这种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体验人与天主相遇和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在同一圣神内蒙受了信心,另有人在同一圣神内却蒙受了治病的奇恩;有人能行奇迹,有人能说先知话,有人能辨别神恩,有人能说各种语言,有人能解释语言;可是这一切都是这唯一而同一的圣神所行的,随他的心愿,分别分配与人
这个对话是在天主与人之间所发生的。他们滥用了天主的提示与祝福。不是天主的旨意,而是我们的意愿得以承行。简言之,不是“尔旨承行”,而是“吾愿成就”。
和天主创造天地万物与人相比,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圣诞,是天主的第二次创造和圣化。在人类因为犯罪而自绝于天主后,天主没有抛弃人,更没有消灭人,而是继续爱人的工程。
笔者知道,大多数教友们自由创作的歌曲,并不是以礼仪为目的,因此有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与人分享个人信仰生活活泼有朝气的一面,十分值得鼓励,但是,礼仪是属于来自各个不同年龄层的教友,圣言的滋养是占第一位的。
我所行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为能与人共沾福音的恩许。(格前9:19-23)这就是保禄使徒的谦卑,这就是保禄使徒的灵活之处。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根据当时的情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传教方法。
“外敬”,就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特别在与人交往或参与公共活动时的大方得体,童叟无欺。作为我们中华文化下的人,“敬”,就是保持自己的心思念虑和言谈举止“干净”。
福音并非只是领受了福音的人才享有的益处,而是应该与人分享的礼物、应该传播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