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宗教间对话’与‘宗教内对话’”
2019-05-21

也许可以说,潘尼卡理想中的宗教内对话,必然要诉诸人类的宗教感和信仰需求,而不仅仅是已有的宗教传统。

《爱的喜乐》劝谕与教会训导一脉相承的原因
2019-06-06

基督信仰道德的泉源在于天主爱我们的喜讯这位神学家强调:「我们都体验过福音道德的需求与人们具体处境之间的真实张力,意即诫命的绝对幅度与每个人的旅程之间的张力。

在俗本笃会士麦侍文执事获委任下届澳门圣若瑟大学校长
2020-04-26

所以,为了回应市场的需求或政府的措施,会使我们能聆听对大学感兴趣的各个组群的声音,这可能是澳门教区、澳门政府、我们在澳门的学生,也可能是我们在教会内的同工,可能是更广泛的地区或葡语地区的学生和市场;我们可以更敏捷和更灵巧地去应对

特稿:德国神长教友疫情期间的生活与思考
2020-06-12

中国神长教友做了非常好的榜样:不只看到自己国内的痛苦和需求,而更注意到他人在远处的困难与急需。我们中心也收到了中国神长教友及新教界朋友为我们筹集的医用防疫物资,再次感谢你们的团结友爱精神。”

瞻仰鲍思高圣容
2023-09-08

接下来的几年,圣鲍思高在都灵城又开办了几座青年中心,专供青年的精神需求及健康活动。后来,又办了一所寄宿学校。

耶稣死后去了哪里?
2024-03-14

(《天主教教理》P51,以下简称《教理》)在天主教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形式的信仰宣认或《信经》,以回应不同时代的需求。”

“信德”成立暨创刊廿五周年之际
2016-06-28

随着时代的不同和文化环境的区别,“信德”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根据当今教友对神学培育的需要,我建议“信德”增设一些神学方面含金量高的内容。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二)
2012-04-25

中国需要有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基督教神学;有为中国信徒认可的全国性教会领袖;有适应中国社会的教会事工;有符合中国人需求的慈善服务事业;有中国人容易接受的文字、音像读物。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7 年第八十一届世界传教节文告
2013-02-22

你们要牢记许许多多仍然远离真正信仰、或者缺乏恪守信仰援助的民族的巨大精神需求(AAS,第240页)。

日本宗教团体面临城市化的经验
2013-09-12

因此包括基督教会的宗教界需要看透社会不同群体的不同问题,回应信徒和移民的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