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督徒,我们更该重视阅读,在特别留意勤读、多读、常读圣经的同时,也该争取多读教会书刊报纸,多读圣人传记和灵修,借此不断为信望爱敬诸德充电加油补充营养,好使自己能够日趋真美善圣和思言行为的福音化、基督化
《幼学琼林》中有一句箴言很有意义:“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意思是:美好的青春一去不会再来,我们要珍惜时光;岁月不停地流逝,有志之人应该抓紧时间有所作为。
堂区的各个活动小组也都做了精心准备:圣物组购进各类教会光盘,圣像、圣牌、圣经等圣物,供教友们选购;板报组的板报由原来的一年四期改为现在的一月一期,人员也由原来的两人增加到现在的四人,并尝试办报两期——《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是每个基督徒都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面对需要伸手援救的人,司祭和肋未人却那么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撒玛黎雅人不仅停下脚步为其包扎伤口,而且还细心照顾了这陷于危难的人。
圣经记载的那位胎生瞎子,因无条件地顺从和依赖耶稣而得以复明,其崇高的信德之光魅力四射,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景仰。
穷山恶水出刁民”、“无恒产者无恒心”,将穷人=好人,富人=坏人,这种思维是粗暴武断的,耶稣所暗示的穷人是虽然没有大量资产,但是却是有道德、遵守社会规则、为他人努力提供服务的“良民”,是《穷人》中的西蒙和安娜,是《圣经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题为《贫贱夫妻》。我已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会加深心灵的感受。文章说:科室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农村人,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
在培训期间,杨老师认真耐心的给学员们讲课,由于每位学员乐理知识的不扎实,吹拉练习的基本功不到位,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为了让每位学员学的快,学的好,学的牢,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常给学员讲道理,打比方,
马相伯回忆道:“当时蔡孑民先生在南洋公学任教职,要跟我学拉丁文,我告诉他:拉丁文在西洋已成为骨董,大学而外,各学校都不太注重,中国学者更没有学习的必要。
若不从圣经,或教宗的通谕带出信仰价值,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坊间把安乐死说得似乎很合理,可是这是否尊重生命?为我们是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