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虽是天主子,却选择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纳匝肋小城中的犹太女子玛利亚做自己的母亲;耶稣虽是天主子,却选择了一个山洞中破旧的马槽作为自己的诞生地。
亚细西举行“人与宗教”国际会议,教宗致文告指出:要使世界免于战争和恐怖主义,应先建立和平的心(梵蒂冈电台讯)为了纪念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6年10月27日邀请全球各大宗教领袖聚集意大利亚细西城,为陷入严重危机的世界和平祈祷
这个由来自全国最贫困地区的三十多名天主公教青年组成的演出团,在贾尼·嘉太伊神父和安娜玛利亚修女的带领下,完成了巡回传教义演。
这是因为一名不快乐的基督徒,悲伤、不知足的基督徒,或者更糟糕的是,一名怨声载道、怀恨在心的基督徒,无法使人信服。这名基督徒虽然谈论耶稣,但是没有人相信他。⋯⋯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情绪。
萧德肋撒(TheresaSeow)修女是三位前来参观的嘉诺撒修女之一。她说,新加坡的天主教徒和道教徒鲜有交流,主要是因为语言的隔阂。当地很多道教徒都说华语或其他中国方言,而大部分天主教徒则说英语。
基督徒的希望在於期待一件已经完成的事,而且这事必定也将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实现。我们和我们已故亲人的复活并非一件能或不能实现的事,而是一件肯定的事实,因为它以基督的复活为依据。
你又以依撒格、雅各布伯作你选民的圣祖,继续你施恩的计划。你以匝加利亚的儿子洗者若翰,作你圣子的先躯;你又拣选义人若瑟,作你圣子的义父。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到玛尔大和玛利亚家中作客,受到姊妹二人的款待。教宗表示,这段章节提醒我们,好客是人类和基督徒的一个美德。然而,在今日世界中,这个美德却有被忽略的危险。
一.保禄的末世神学思想保禄在写给得撒洛尼人的书信中提到了他的关于“主再次来临”的神学思想。因为得撒洛尼教会有些人相信主不久就要二次来临,这思想使一些人感到恐慌。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爱就是解除耶稣的干渴:德肋撒修女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帝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