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向与会科学家和大学当局发表视频讯息,表达极大的喜悦,因为这场会议见证了“信仰与科学不可彼此对立”。
因为它告诉我们,上主行奇事不需要极大的工具和我们杰出的能力,所需要的是我们的谦卑、我们向祂和他人开放的态度”。
因为我有天主的爱!
因为好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善行而受到别人的谴责,也不会在日后因为后悔自责而让心灵倍受折磨,更不会受到惩罚。 作为好人本身就是对一个好人最大的赏报了。
因此,人的生命与环境并非对立,因为两者间有不可分开的联系。”米廖雷总主教又说:“不可因经济而牺牲保护环境的责任。”他于是强调了环境问题的紧急是一个道德的挑战。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接受怜悯在真福中并不是最小的。还有:“同情穷困贫苦的人是有福的”“怜悯而助人的是良善的人”。“义人整日可怜别人,帮助别人”。
教宗在讲话中谈到“旷野”与“声音”这两条路,他强调,这两条路看似相距遥远,却又相互交错,因为如果说旷野是“静默和本质所在”,那么声音则是“我们心中所思所想”的表达,是在剥离多余之物后的思考成果。
不过,危机、跌倒尽管痛苦,也是重要的,因为它们给我们教训,好让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对于世界上的现实不要挂心,因为它们要过去,注定要消亡。同时,耶稣也谈论了那要留住的。
在一场以2025禧年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菲西凯拉总主教指出,“少了望德,我们就领会不了生命的本质,难以深入基督徒生活的本质,因为望德同信德及爱德一起呈现出基督信徒的风格”。
因为基督的复活,给人带来了希望,重新点燃了长生不死的心火!所以,不仅当初宗徒们为了宣讲复活的喜讯而奋斗终生,甚至致命也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