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走进龙港镇医院病房,采取逐一排查的方式,为病患者提供服务。哪一位患者在经济上有困难,教友们常自发筹集资金,做紧急援助。另外,根据教友们的实际需要,神父安排了每周六晚举行青年弥撒。
走进大教堂里,首先为他的宏伟气势所震撼,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禁肃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神父带我们跪在这里念玫瑰经,向普世教会以及中国教会祈祷,请求圣母玛利亚收纳赤子的奉献。为我们转祷。
他说:“无论走到哪里,我唯一的渴望就是让教友们用正确的歌唱方法,以纯洁的心灵,虔诚的心态,动听的歌声,唱出对主赞美的心声,也使更多的人借着歌声,认识天主,走进教会。”孔子说:“教学相长”。
耶稣却愿意调动我们的五官和身心灵去继续祂的工作,祂的手脚被钉,要藉我们的手脚去行动,祂的口不再说话,却要藉我们的口宣讲福音,祂的心是被打开的,也要我们打开心,让祂走进,跟祂一样,学习交付自己——就是变卖一切
客厅的窗户很大,门开在客厅,走进房子,窗明几净,杂物很少,墙上的中国画是这个客厅的一个醒目特征。这个小房子前后院都长满了高高的橡树,夏天荫翳蔽日。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他走进伏波将军庙一看,庙中的情景和41年前梦中的情景一模一样。边境线上那个铜柱为界,铁门锁关的那个挺拔的六字铜柱,依旧迎风而立,“铜柱折,交趾灭”的大字赫然在目。青山不改,古迹犹存。
当他走进家门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天主啊,为什么这样……为了儿子的眼睛,提买夫妇更加拼命地工作赚钱,希望能凑够更多的钱让儿子到耶路撒冷去找更好的医生为儿子治病,但一打听
一次,德蕾莎修女走进一个孤独的老人家里,看见杂乱的家里连灯都不开,就问他为什么不开灯。老人回答:为谁开呢?我又不需要。修女说,如果我需要,你开吗?老人高兴地说,你来我就开。
走进寺院,孙晓野开始每天读佛经、祈祷、修行等,渐渐地了解到涅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他的抑郁症有了很大的缓解。这时孙晓野想去社会上用一年的时间体验一下外边的生活。想试试依现在的心态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这些善举让教友们异常感动,笔者走进这间教堂时第一眼便看到了全体教友们写给吴理芬夫妇的感谢信。谦逊的吴理芬说:当时我不让教友们写,更不愿让他们挂在这里,但教友们坚持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