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前者会在哀怨中度日,祝福在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忧叹声中渐渐远去;后者则在赞美中生活,天主的祝福常驻其家中。
七月份的最后一个主日,教宗良十四世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强调了信靠天主的重要性。教宗提醒道:“祈求天父后,不可待人刻薄、冷酷无情。”
的确,耶稣是我们的道路,借着他,我们能认识父,到达父那里去。耶稣是我们的真理,因为他是永生天主之子,从永远就在圣父怀中,因此,我们该走耶稣所指示的道路,相信他,爱他,像葡萄枝生在葡萄树上一样。
晴朗的夜空下,你抬头仰望星辉,你就会发现天主的奇能异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可以说比我们看得远,想得多。他悟出了宇宙的奥妙,悟出了天地间的哲理。一动一静,天地间多少事物在变化,在运动,在过去。
上学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梦想完全交给天主,自己也努力了,但是最后发现梦想没有实现,慢慢地我开始质疑我的信仰是否还要继续。
吾主,吾天主你以我为无际的天空你以我为辽阔的海洋生命中有了您的引领宇宙显示灿烂明亮天文地理的奥妙神奇以风的声,以火的形宣扬智慧的工程吾主,吾天主你把我的一切呵护在你的手心里慈爱的牵着我的手臂去晒了地中海的太阳又去淋了雾伦敦的雨在您的看顾中我尽情的享受着生命的奥迹既然以我为天空我就尽情的给予蔚蓝既然以我为海洋我就尽情给予宽广做主手中的工具以感恩
若不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就完全可以取代天主了,从而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也没有任何意义。不,之所以说天主的爱是人生命意义的根蒂,乃是因为在天主的爱内有真的、永远美好的生命,而且他愿意将之通传给人。
教宗透过主日选读的《玛窦福音》解释天主与人之间的爱的关系。在福音中,圣史玛窦记述了法利塞人给耶稣提出的阴险问题,哪一条诫命最大?耶稣回答说: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肖神父带领大家从实践祈祷方法开始,一步一步地进入思慕天主,爱慕天主,感受天主的临在。
要想成为具有信德的基督徒,就必须爱天主万有之上,因此,也就必须听从主的诫命。“孝敬父母”在《天主十诫》中列为第四诫,可见主是多么重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