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文中,这里用的是sympathesai(意即:感同身受、同情、怜悯)。
事实上,家庭能在谦逊而怜悯的氛围中提供一种「见证重于言教」的基督徒教育。此外,面对异常处境和当代社会中新的家庭现况,教会蒙召怀著信德,亲近、聆听和同情人群,恢复众人的信心与盼望。
当怜悯和宽恕都恢复,并得到更正确的理解时,我的人生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样的事情正在我的生活中发生,因为天主在我的内心深处重新给希望这个词及其内涵做了定义。
其财富及美好的享受生活导致他对自己周围的穷人视而不见,当然没有感受、感动、同情,也不会有任何怜悯和关爱行动。
在复活基督的喜乐中,我呼求我们天父慈爱的怜悯降到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身上。愿天主降福你们大家!
想想圣伯多禄,他犯了一个大罪,但他在天主的怜悯中找到了力量,并又重新站起来。在圣安德肋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力量:他的身体已经倒下了,但他有力量去、去继续传播福音。
知道了自己的软弱,除了管教自己以外,也只能不停地祈求上主怜悯。 我要求自己在任何时段,活出真我。因为人只有做自己,才能让别人真正认识「我」。
但是也因为耶稣分担了我们属人的痛苦,也使我们因此体验到天主的亲近与怜悯。天主不会放弃我们,而且常常带给我们惊喜,赐给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以及无法能独自发现的韧性。
我们记住,我们总是在相反的两个极端之间徘徊斗争:傲慢挑战谦虚;仇恨反对仁爱;悲伤阻碍着圣神的真正喜乐;心硬拒绝怜悯。基督徒不断地在这些分界线上行走。
在衣著破烂,由于饥饿而身体变形的小儿子返回家时,“他离的还远的时候,他父亲就看见了他,动了怜悯的心,跑上前去,拥抱他,热情地亲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