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祈祷为例,修女们每日做晨祷、日间祷、晚祷、饭前饭后祷及为亲友恩人祈祷。读圣经、念玫瑰经,有时还做礼仪祈祷。根据教会的礼仪进程,加念各种九日敬礼经、苦路经、慈悲串经等。
完成工作后已经中午,因为要去打电话给国内,遂未参加午祷,看见许多青年也未参加午祷为排队领午饭。来泰泽的青年人有如此之众,每日必须凭票领饭,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们。
贝塞热心恭敬圣若瑟,并因这位圣人的转祷而获得病愈,其后大批人慕名而来,其他人也因贝塞的转祷而得到治愈。他在初学生时便被称为「病夫」,但享寿九十一年。他去世后当天,加拿大举国哀悼。
这些写信给我要我代祷的人实在很多。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喜乐和忧虑,生活的计划,家庭和工作的问题,内心的期待和希望,以及人类此时此刻所处的不安和焦虑”。
进堂咏是保禄致迦拉达书六14它表达了逾越奥迹的整个幅度,痛苦与荣耀,死亡与新生的密切关系,因此,在苦难中已经呈现出得救的希望,复活的喜乐。(唱进堂咏。)
北堂管风琴的重新安装,不仅承袭了教会使用管风琴伴以圣咏的传统,而且壮大了北堂唱经班圣咏的力量。它还将带动北京教区音乐的发展,以歌咏赞颂朝拜上主,在圣神内藉着基督光荣圣父。
《圣咏》的作者感慨:我们的日月,都在你义怒中消逝,我们的年岁,也不过像一声叹息。我们的寿数,不外七十春秋,即使强壮,也不过八十寒暑;但多半还是劳苦与空虚,因转眼即逝,我们也如飞而去。
此外,我们更获得的超性恩宠,使我们可以分享天主的生命;耶稣降世救人以及对人所作的启示,所传的福音,天主圣神对人的援助,以及他借圣事圣化人灵的工作……天主对人的恩惠不可尽数,正如圣咏作者说:“天主赐我洪恩
(咏119:105)指天主的圣言(撒下22:29)。“上主,你是我的火炬,我的天主,照明我的黑暗。”
诚如《圣咏》所言:「人在富贵中,不深思远虑,将与牲畜无异,都要死去。」(四十九21)面对当前苦难,世人或许会问:「天主在哪里?祢为什么放任我们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