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这样描述:他并不是音乐家,但世上多少音乐家(如贝多芬、巴赫等)都因他的名创作了无数伟大的乐章,当亨德尔的《阿肋路亚》大合唱1743年在伦敦上演时,坐在观众席中的英王乔治二世的心被乐曲所震撼,禁不住肃然起立
雨果在他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的序中概括自己的创作时说:“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的对象;这三者同时也是人类的三种需要……”因着《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两部鸿篇巨著,雨果在法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极高的地位
人沦为生命故事的牺牲者,比创作自己的故事容易得多。许多人是生命环境的‘傀儡’,没有能力修正和反思他们的故事。耶稣从另一个观点来看生命的痛苦。
舞台剧的导演和编剧颜丽娜老师,创作该剧前亦阅读过不少圣人的著作,发现他来港时,有很多文化上的不适应。她对天亚社说:「他写信回欧洲作汇报时提及,跟中国人的沟通方法,与西方人很不一样。
台湾的著名圣像画学者卢玫君,在辅仁大学礼仪研究中心网站上,特别撰写文章提出,关于圣像画就其画作本身有几个特点:1.圣像画的绘制是祈祷的过程与果实;2.圣像画并非画员的个体创作,而是遵循圣像画圣统所完成的
晚会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喜庆——文艺节目;第二乐章:募捐——现场募捐、现场书画创作作品拍卖、藏品拍卖;第三乐章:参与——现场互动;第四乐章:捐赠——由捐赠单位代表、捐赠个人代表向进德公益捐赠。
耶稣基督大型石雕像,高30米,基座高7米,由法国雕塑家保尔·兰多斯基等人创作于1921年至1931年间。
于是,保拉修女便开始经营修会的社交媒体频道(Instagram),她在2020年开通了厄瓜多尔舍恩施塔特圣母姐妹会的社媒帐号,这也激励了其她修女们共同创作关于团体的线上内容(团体Instagram帐号:
他的著作包括《讲道集》、《领洗要理讲解》、《论守贞》等,他还为教会的礼仪谱写了一些圣歌,开了西方教会在礼仪中咏唱圣歌的先河。
农忙时,召集大家主日天在她家聚会祈祷;冬闲时,通知三队、四队、邻近村教友在她家读圣经、学唱圣歌、通功念经。这大概就是教会提倡的基督徒基层小团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