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旅途可能有重重阻碍,一如当年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那样困难。因此,教宗称四旬期是「逃离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经验」,而这段与天主修和的旅途,无法单靠一己之力完成,因为它的起点是要承认「自己需要慈悲」。
但愿圣诞之光重新照耀耶稣诞生的那块土地,唤起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寻求公正、和平的共处。
注[1]《忏悔录》1.1.特别问候:我向今天参加公开接见的讲英语的朝圣者和来访者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以色列、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美国的团体。
我们继续密切跟踪和盼望伊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进展。先知依撒意亚的极其相关的话语在我们耳边回响:“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学习战斗”(依2:4)。愿这来自至高者的声音被听到!
于是天主为自己选择了以色列民族,和它立约,逐步训导它,把自己和自己的计划显示在它的历史中,为自己而圣化它。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并预示因天主圣言取人性,所要实现的更圆满的启示。将要在甚督身上完成的新约。
这让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如何在火柱的引导下前进,迈向自由;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尘世的生活,须要时刻跟随基督——世界之光——向着永生迈进,才不致误入歧途
达味王朝最辉煌的年代,也有瘟疫降临以色列,一天就死了七万人。你有没有问天主在哪里?
三、展开福传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抱着孙子去听西安圣心会俞修女讲课,以色列人民过红海的波澜壮阔的场面,深深打动了她的心,从此每天去听课。
以色列民族在旷野里漂流的那四十年,就是亚当和厄娃——人类的缩影——在旷野,或者说在涕泣之谷流落的象征。
以色列犹太首席大司祭美兹格发言人我认为他在促进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间对话方面功不可没。在他任职期间,天主教会和chiefrabbinate之间关系相当融洽,我们希望这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