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参与弥撒的十个理由
2014-06-13

我们生活在世俗世界中,去参与弥撒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有助于我们深一层地审视我们自己,因为掌管我们的是天主。

罗马:圣灰礼仪瞻礼教会进入封斋期,教宗强调:守斋在于戒恶,哀矜在于行善
2011-03-10

教宗本笃十六世按照往年惯例,在这天下午离开梵蒂冈,前往罗马市区阿文帝诺山丘主持圣灰瞻礼礼仪,带领教会进入四十天特别专注祈祷、守斋和行哀矜的刻苦生活

特稿:神父、教友对“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事件的反思
2013-06-13

生活节俭,平时连手机都舍不得用,需要时就用街头公用电话与儿女们联系。今年四月中旬,父亲与我联系过一次,后来就再没联系了。老人的女儿称。

圣座教义部《教会恢复青春》信函简介:圣统与神恩同为教会的“本质”
2016-06-16

神恩恩典为教会生活和使命至关重要,真正的神恩必须对教会的使命、服从牧人和教会的固有特性有开放的视野。由此可见,将神恩与圣统的恩典对立或并列都是一种错误。

不忘初心——半年的服务总结
2018-04-04

半年的服务生活忙忙碌碌地结束了,依稀回忆起初来时的忐忑与不安,到现在可以从容面对,这段时间仿佛就在昨天似的,一幕幕的场景出现在眼前,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当老师的不容易。

给国内神父们的一封信(四)
2009-09-03

那么圣职人员的信仰灵修状况好,一定会带动热诚的教友生活。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无信”的时代,迫切需要天主教信友的信仰见证,也需要好神父、修女的信仰见证,即生活的见证。

向儿童学习 二
2007-01-26

作者呼吁,童年概念是与成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提早设计儿童的现在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

香港之行所感
2007-05-05

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还是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简略的一点分享:1、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

发现希望结善果
2025-03-01

通过今天的读经和福音,我们一起反省如何过好基督徒的生活。(1)瞎子能带路?(2)发现新希望;(3)结出好果实。1、瞎子能带路?“瞎子岂能给瞎子带路?不是两个都跌在坑里吗?”

罗马:印度教会可信赖大量的教会机构和信友
2011-09-09

许多尚未在印度教会生活中被纪念的男女会士为信仰做了英勇的见证,教宗本笃十六世对他们表达了敬意。教宗说,他们的生活与宗徒工作是让整个基督徒团体结出丰硕精神果实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