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福音中的外邦女子
2018-01-23

该故事字里行间会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治愈的故事,其实该相遇事件是在挑战宗教排他主义。由此事件,耶稣开始其普世救恩的使命。民族性议题在福音中较为突出。

教宗主持献主节弥撒:让耶稣前来与自己相遇,天主总是让我们有惊喜
2018-02-03

教宗阐明,双手接过上主是抵御孤立的神秘主义和盲目奔波的良药,因为与耶稣的真实相遇必能纠正我们的感伤主义和好管闲事的心态,医治循规蹈矩的瘫痪,向日常生活敞开恩宠的各种面貌。

教宗接见驻圣座外交使团:寻求共同的解决议案,不陷入支配的逻辑
2019-01-08

谈到多边主义议题,教宗提及今年纪念国际联盟成立100周年,这个联盟标志著现代多边外交关系的开端,各国借此试图使它们彼此的关系远离导致战争的支配心态。

罗马观察报文章建议 接纳妇女担任教会领袖
2019-02-03

她说:「若果一个人真的想打击神职主义,必须从女修道人那裡开始。」

教宗公开接见:在天主面前人人都是透明的,让我们为穷人祈祷
2019-02-14

这样的祈祷永远不会沦为私密主义(intimismo)。教宗解释说,基督徒不会把世界关在门外,而是把人、情况、问题和万事放在心里,带到祈祷中。教宗进而解释了在《天主经》中缺乏我这个字的表述。

希克卢纳总主教: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体子民的共同努力
2019-02-21

教宗方济各多次将性侵与滥用权力和教权主义联系在一起。这场战役是最艰难的吗?答:这是一场重要的战役。每一场战役都很难:因为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与我们的贪欲做斗争,与我们天生的骄傲、与罪恶搏斗。

教宗方济各:共同保护儿童,全面打击侵犯罪
2019-02-25

教宗也强调应在所有相关的价值中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为教会提供统一的准则,避免正义主义和自我防御的两个极端。前者为过去的错误感到内疚和受到媒体的压力,后者不去面对这严重罪行的原因和后果。

世界各地庆祝圣诞节
2008-12-31

委员会主席保禄主教在文告中揭露消费主义和享乐文化打击了韩国的家庭,后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价值以及精神价值被贬低。然而,这些价值却是家庭中的重要德行。为此,教会有意为家庭指出一个学习的模范。

菲律宾:亚洲主教大会起草圣体圣事文件纲要,吁弥撒礼仪改革须谨慎
2009-08-23

一些主教希望大会的总结文件讨论泛滥的物质主义、因战争和失业导致被迫移民的家庭分离、由孤独引致的忧郁和自杀,以及平等权利,特别妇女和儿童的权利。

香港:教会人士谈教宗新通谕:对当代社会问题当头棒喝
2009-10-09

她说,全球化亦影响香港,社会着重消费主义,通谕提醒社会,经济应着重人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