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当我同亲朋好友在一起时,常和他们一起分享信仰,和那些长年不进堂的长辈们谈论一些人生和教会的道理。
在这里,林芷修女和她的同事会用自己的方式安抚患者的心灵,为他们祈祷,陪着他们走到人生的终点。林芷修女说,让临终者能安然面对,并能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才能让生死两相安。
可是在人生的境遇中,当耶稣向我们发出邀请孩子,你在哪里?时,虽然也明白耶稣基督希望我们回应他我在这里,将意味着时时对主召唤的顺从,是去为主服务的承诺,但却真正的回应了多少呢?
当一个基督徒真正与信仰结合为一体,无论悲伤与喜乐,无论挫折与成功,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获得天主最宝贵的恩赐,都是他们奋发和努力的泉源和希望的起点。
不想再将自己剩余的人生也赔上。花了那么多时间,她体认到:「幸福可以有各种模式,不是非得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另一个人身上才能得到幸福,生命的宽广及可能往往超乎我们的想像。」我不是她。
这本圣经伴随着我的人生40年了,渡过大海,越过山岗……记得梵二大公会议后,1963年起,渐渐开始使用中文礼仪时,我欣喜若狂;当时要到圣堂辅祭,才接触到中文《每日弥撒经书》(1956
就像徒步到原西那天,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像是怕我们太热故意下的,而这些何尝不是天主的恩赐呢,几十里路程有说有笑这就走下来了,脚下的泥泞让我们体验到耶稣苦路和人生苦路,头上小雨让我们接受来自天上的润泽和祝福
船悠悠地游,心颤颤地抖,极目远望荡漾的微波,遥想人生.虽无憾,心绪却兀自地茫然。心底似有怒吼声,走出去,走出去,我已然走向大自然,走出瘫痪拥挤不堪窒息的幽怨城,却依旧万千心事难寄。
人生的快乐,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能有多少人可以和你一起分享你的拥有。人生,不在于独享,而在于分享。耶稣就拿起饼,祝谢后,分给坐下的人……众人都吃饱了。(完)
其中所蕴涵的奥义乃是非常直观且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谁一看就懂,他正是为了针砭、纠正人类那根深蒂固的高傲、自私和贪得无厌的物质主义以及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而甘愿降诞在极贫困极简陋极寒酸的艰难处境,借此告诉我们,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