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肋撒修女经常会给人们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和忠告。有一次,一群美国人来到加尔各答拜访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请她就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提一些建议。
但是德肋撒嬷嬷来了,德肋撒嬷嬷给无人送终的垂死之人送终,给他们清洗伤口,给他们准备担架,握住他们的双手,陪他们说话,让他们在最后的瞬间,能够带着同类的体温离世;能够恢复人的尊严,作为一个人而离世。
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德肋撒修女的葬礼。希拉里·克林顿曾经两次会晤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天主教修女德肋撒。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深受印度、阿尔巴尼亚和世界各民族、各宗教信仰的人们爱戴。
教宗方济各9月29日在比利时博杜安国王体育场主持弥撒,册封可敬者天主的婢女耶稣的亚纳(AnadeJesús)为真福。
德肋撒对于印度这个远在天边的神秘国度,心向往之,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受到这位神父的启示。德肋撒救济院天主教认可的慈善机构德肋撒决心做修女,家庭原先并不赞成,但是后来见到她意志坚定,还是随她去了。
在这段福音章节里,「纳匝肋也有好人;但背后是什么造成他们愤怒呢?在纳匝肋甚至爆发了更糟糕的暴力事件。
每座天主教堂要取一个以耶稣、圣母、若瑟或各位圣人的名字作为教堂主保,如罗马圣伯多禄大教堂就是以耶稣的大宗徒伯多禄的名字命名的,上海的圣依纳爵堂则是以圣人依纳爵的名字来命名的。
两年前,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被册封为圣人。教宗方济各称她为穷人的母亲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9月4日是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被册封为圣人两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