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梵二大公会议愿意让基督徒理解与基督相遇的美妙,因此实施相应的礼仪革新,这为真正的革新是不可或缺的。教宗强调,增进对感恩圣事的了解正是新系列要理讲授的目的之一。
“这个教导为我们自身文明的革新开辟了决定性的视野。这是惠及众人共存的不可或缺的革新。在观念和实际上将老年边缘化侵害人生的每个季节,而不仅是老年的阶段”。
比如:四十昼夜的洪水(创七,2-4);以色列人普离埃及(出三,16-22);耶稣四十日在旷野受试探(玛4:25);教会着手实施四旬期(在梵二礼仪革新前,旧称“封斋期”)。
这份期刊中文版在推出之际,便刊登多篇文章,内容涉及「中国与圣座间的协议」及其愿景、「天主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社会训导在中国的深入探讨,以及「中国天主教会的革新道路」。
(1)礼仪生活可以说,梵二会议在中国结出的第一个果实就是礼仪生活的革新。在中国教会的发展史上,教宗保禄五世曾于1615年允许中国教会使用本地语言举行礼仪,只需严格遵守拉丁礼的礼仪规范。
这次学习的内容除了《奉献生活年牧函》以外,还一起重温了《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和《修会生活革新法令》。
(徐革新)复活节前夜,陕西保禄堂教友正手举点燃蜡烛进入圣堂。(安德肋)河北唐山教区五家庄堂区复活节演绎真人苦路。(刘凤英)
教宗方济各这次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使命,是要「再次宣扬福音的喜乐,以及慈悲与温柔的革新」,因为缺乏天主圣爱的自由,「并不足以带来生命的意义和圆满」。
就在那个世代,天主圣神吹拂着一阵阵热衷于精神革新的风,产生了多位杰出的圣人,其中之一便是孜孜不倦宣扬敬礼耶稣和圣母圣心的使徒圣若望·厄德。
套用方济各教宗的精言,就是缺少牧灵创意——牧灵创意的缺失就是革新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