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教会不是向内,而是向外发展;她不渴望受到重视,而是让那些认为天主已经过时的人认识耶稣。”
然而,撒玛黎雅人经过时,却起了同情之心,并以自己的热心救助了这位陷于危难的人。在此,我们可以用“冷漠和热心”来分享这个故事。面对陷于危难的人,祭司和肋未人只是“看了看,便从旁边走了过去。”
庄子的格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代表了世界哲学的最高智慧,永远不会过时。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了“爱人如己”之意。
但「自谦自卑」在很强调要有「自尊」的今天是不是过时了?我们不是应对自己有自信自尊吗?没有自尊心怎么可能活像天主的子女?
教宗援引圣人第十七和十八篇讲道来讲解一个永不过时的问题,那就是基督信徒团体中的富裕和贫穷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都灵城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当时很多人都囤积居奇,窝藏财富,不顾穷人的需要。
反之,如果一个社会,在信仰目标方面犹豫不决,所因循的仍是错误的价值目标,是过时的价值目标,它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现代文明社会。
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圣经虽说是几千年前所写,但永远不过时。在神父的倡导下,我们形成了圣经天天学、时时学的好习惯。通过学习圣经,教友们的思想开放起来,逐渐进入了福传的角色。
也就是说,让人们误了工、荒了田、抛了家、弃了学去相信神的;鼓吹入了教能治病、能消灾避难的;宣传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得救的;欺骗、威逼妇女受教主凌辱的;说传统宗教过时了,要信新神的;非法聚会时鬼鬼祟祟
一个只重视时下的社会也会倾向於轻视过去遗留下的一切,包括婚姻、奉献生活及司铎使命的制度,最终把这些制度视为过时的产物,认为能在所谓开放的形势下生活得更好,行为举止好似一场真人秀。
基督信徒也有变成游客的危险,基督信仰传统也有成为过时的物品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