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夕阳下韩丽英正为小佳伟辅导功课在一次访问贫病教友的途中,韩丽英发现了一个衣服破烂,满脸污垢的孩子,并且与周宾修士(现在是神父)以及教友们一起把他带回了教堂。
杜神父关心贫病者,笔者就是其中一个。我多年生病,于1999年领洗入教,杜神父常写信鼓励我,还为我的病情四处求医问药。
平日里闲下来,便在家中念经祈祷,为国家、为教会、为炼灵、为儿女、为贫病、为灾区……她常说,人老了,别的做不了了,祈祷总是可以的。饱,有爱菜根香。
为弥撒弹琴伴奏、读经,帮助堂区做好接待、维持秩序,喜欢小朋友、有音乐舞蹈特长的,还可以参与主日学教学,帮助后勤打扫堂区卫生、准备伙食,进行贫病家庭探访等等,这么多融入堂区、见证信仰的活动,总有一样适合你
我用手为她擦试那张老泪纵横的脸,看着她饱受风霜的面容,我也陪她一起落泪,并劝她说:伯母不要这样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患难、痛苦和贫病,都是来自我们的天主,就是你所说的老天爷,一切的一切不是我们人所能预料或改变的了的
耶稣最喜欢救助穷苦人,我作为耶稣的门徒,效法耶稣关爱贫病者,是应该的。有些病人来就诊时,言谈中流露出人活着很无奈。
她给予贫病者最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细心的呵护。
在慈悲圣年内,我希望我们教区,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老人、孩子、智障、贫病、孤寡,尽力去照顾他们,关爱他们,为他们做些具体的服务,让他们能在教会身上体验到家的温暖,体验到天主般慈悲的爱
正像德肋撒姆姆在领受诺贝尔和平奖时所说的:我自己不配领受这个奖,我是代表在饥饿中挣扎的穷人,以及那些贫病伤残的人领这个奖的。因此,我每次吃东西时总是先分给他们每人一份,然后我才吃。
最初特里萨和修女们帮助穷人、收养弃婴并建立“儿童之家”的善行并不是广为人知的,在她们为那些流落街头的贫病者和一些只能再活几个小时的垂死者建立“临终关怀院”之事被广泛报道以后,全世界人民才知道在印度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