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基督的复活以及我们在末日的复活并不像拉匝禄的复活——他还会再次经受人生的苦楚与死亡——而是一种超越了苦难与死亡的复活;在这种复活后的神性生命里(celestiallife,或说天上的生命),一切泪痕都将被拭去
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好与上主相会,仿佛今天是末日。教宗解释道:灯是信德的象徵,它照亮我们的生活。油是爱德的象徵,它滋养信仰之光,使之更光彩,更可信。
纵观现实生活,现代人常为追求物质享受而忘乎所以(教友也屡见不鲜),对于每个人都不能幸免的末日(死亡)的去向,很少有人思及。有的人要么否认炼狱的存在,要么便是妄用天主的仁慈,认为信教的,会通通升天堂。
本笃十六世和教宗方济各同时在梵蒂冈这件事也邀请我们对基督信徒生活中默观与牧灵行动两者间的密切关系作一番反省。
枢机阐明,教会将默观生活视为“缺乏稳固参照点的今日男女的灯塔和火炬”。枢机首先指出,各个时代的男女总是在寻找天主的面容。
宋神父就耶稣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慈悲是教会生活的基础、怎样善度慈悲禧年及从圣方济的言论看慈悲的天主等课题为大家展开了详细详尽的讲解,并邀请大家畅谈对教会慈悲禧年的理解、回想一些圣人的慈悲事迹以及对万物的慈悲计划
侯兰菊修女在避静期间参考依纳爵神操中的灵修特质,就意识省察;在默观祈祷前怎样准备;怎样进行圣经的默观;怎样在默观中求恩;如何见导师;如何重温祈祷等五个方面做了细致入微的分享和讲解。
在三本对观福音(即玛窦,玛尔谷和路加福音)中,都记载了耶稣建立圣体圣事的事迹(玛26:26-29,谷14:22-25,路22:19-20),内容均大同小异。
接着,部长枢机谈到奉献生活中的默观生活团体。他解释道,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教会的默观生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在西方许多人都把本·拉登的死视为一个时代末日的开端,可是,埃及伊斯兰学专家,耶稣会士萨米尔神父则认为,基地组织仍然活跃且构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