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毕业于陕西一所重点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系,虽说她仰慕耶稣今年领洗进教了,但在选择天主教信仰之前,她还是经过了几年时间才慎重做出抉择的。
1717年,陕西城固县刘嘉录氏,在意大利那玻利城圣家学院毕业并晋铎品,回国前谒见教宗,恳求给中国这片辽阔的牧场一座朝圣之地,幸获恩准。
早年毕业于天主教懿范女子中学,后回应天主的召叫,加入方济各修女会,成为一位医务修女,服务于济南若瑟医院。1948年,郭修女远赴美国。身在异国他乡的她每一天都遥望祖国,切愿服务于家乡教会。
毕业后,又分别到郴州、天津、北京工作。她们无论走到哪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地找到教堂,用她们共同的话说就是:找到教堂就找到了家,就有了主心骨。
大弟中考的是在1985年,当时浙江省正盛行着初中中专的招生,考取的,不仅户口“农转非”,而且毕业后保证有铁饭碗。
我惊讶的是:从我1989年于北京修院毕业后做了整整20年的神父,一直在堂区做牧灵工作,却想不到竟然再次有机会回到修院的生活当中去。
1990年毕业后,在沈阳主教座堂实习,并于1992年5月31日领受铎品,任沈阳堂区副主任司铎。
1998年9月我进修院,2008年7月修院毕业后被宗主教祝圣为神父,直到2011年我来外面进修。我很幸运和宗主教在一起生活了4年多,神学二年级结束后一年的牧灵实习,再加上圣神父后的三年时间。
链接: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可即便如此,每年的招生季,天主教学校一定是最火爆,因绝大多数澳门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到天主教学校接受教育。我曾问过一位澳门俢院的工友,为何让他的孩子到教会学校念书?读公立学校不花钱,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