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仁(玉书)1928年3月21日,生于太原西柳林村天主教世家,洗名马尔谷。于2017年8月28日安然息于主怀,享年90岁。牛志仁自幼受到良好信仰熏陶,尤其是爷爷牛文秉的谆谆教诲使他受益终身。
当我还是修生的时候,就常常得到王医生的照顾。她一直劝导我们上海的修生,要好好修道。如今回忆起来,一切恍若就在眼前。望主赐伊永安,而以永光照之!
柯文伯神父在讲道时指出,圣依纳爵一直以自己的言行和“贫穷”生活来宣讲,使在一切事上天主都为第一位受服侍的对象。
献县教区网讯6月27号下午,在堂区杨神父的带领下,姜庄善会会员买了鸡蛋和蛋糕,去看望惠庄新教友们。惠庄村里有一位病人,前两天郭庄的教友给他领的洗。今天杨神父去,是为给他补礼。
她对信仰忠贞不屈,有一件事足以说明:文革期间,当时的一位工作队员问双树村的某位教友:你们双树村有多少天主教徒?回答:有一千六七百人。工作队员却嗤之以鼻:什么一千六七百!
在三韩村与三合村历史记载,天主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在东汉年间,而进入内蒙古地区自设经堂进行宗教活动则大约是在清道光三十年。而这也要从一位来自山西阳曲县信仰天主教的韩姓人士说起。
今天我认识到,原来杨花就是指那满天飞舞的杨絮,色状有如雪花片,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它的轨迹不在于自己而是取决于风,因它没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完全被风所控,是那样的悠闲自得,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完全被风的理想所融合
贾文明,生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有七个妹妹,曾在太原市西山电石厂子弟学校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后在工会工作,退休后先在西山堂服务,后来一直在总堂服务,兼管财务、办公室接待、礼仪安排及教区《益友》校对、慕道班代课等多项工作
日前,印度明爱正式将新落成的六百四十八所住房交给了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德瓦南帕蒂南的七百多户海啸灾民家庭。他们在那场灾难中,幸存了下来。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城市哈尔滨。因为家中的姊妹多,我和大姐相差20岁。也因此我和大姐的女儿杨茗的年龄只差3岁。我们俩从小一块长大,每年的假期我们都在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