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下吉镇南白村的白宏录教友,在转变之前就是这样的人。他说:那个时候,偶尔进堂念经也纯粹是走形式。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教外人向他提出的一个问题竟然使他的信仰发生了大的转变。
在弥撒讲道中,刘神父生动地与教友们分享了教堂十周年感言。天主的力量,十字架的爱让我们今天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教堂的十周岁生日。2002年8月24日,我们一起祝圣了这新的教堂,把她奉献给天主。
我的爷爷李好让1924年出生于翟滩村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他一生热心事主,尊老爱幼,耐心教育我们,因此,我们都很爱戴他。
当天下午,传信部长将在以泰国殉道者尼各老·汶格德·格班龙神父(1895-1944)命名的圣堂里会晤当地的修会会士和修女、修道生和传教员。
牛志仁(玉书)1928年3月21日,生于太原西柳林村天主教世家,洗名马尔谷。于2017年8月28日安然息于主怀,享年90岁。牛志仁自幼受到良好信仰熏陶,尤其是爷爷牛文秉的谆谆教诲使他受益终身。
当我还是修生的时候,就常常得到王医生的照顾。她一直劝导我们上海的修生,要好好修道。如今回忆起来,一切恍若就在眼前。望主赐伊永安,而以永光照之!
柯文伯神父在讲道时指出,圣依纳爵一直以自己的言行和“贫穷”生活来宣讲,使在一切事上天主都为第一位受服侍的对象。
献县教区网讯6月27号下午,在堂区杨神父的带领下,姜庄善会会员买了鸡蛋和蛋糕,去看望惠庄新教友们。惠庄村里有一位病人,前两天郭庄的教友给他领的洗。今天杨神父去,是为给他补礼。
她对信仰忠贞不屈,有一件事足以说明:文革期间,当时的一位工作队员问双树村的某位教友:你们双树村有多少天主教徒?回答:有一千六七百人。工作队员却嗤之以鼻:什么一千六七百!
在三韩村与三合村历史记载,天主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在东汉年间,而进入内蒙古地区自设经堂进行宗教活动则大约是在清道光三十年。而这也要从一位来自山西阳曲县信仰天主教的韩姓人士说起。